“事实上,匹克球融合了网球、乒乓球、羽毛球3种球类运动。”7日下午,南通市体育馆副馆长、南通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宇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形象地解释,“就是‘拿着大号乒乓球拍在羽毛球场地打塑料网球’,对于有网球运动基础的人来说门槛较低,上手比较快。”
匹克球场地大小与羽毛球相同,球网比网球略低些。比赛分单打和双打,也可以进行混合双打和团体比赛。计分方式一般采用发球得分制。
陈宇清拿起匹克球拍向记者现场展示,“你看,这个球拍比乒乓球拍大一圈,但比网球拍轻便些。匹克球拍材质以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为主,专业级的要好几千元,但新手花两三百元就能买到不错的入门款。”
说着,他又拿出一个球体布满圆孔的黄色塑料球,“匹克球球体分布着26~40个圆孔,孔数越多,风对球飞行方向和速度的干扰越小。”
陈宇清介绍,匹克球运动在南通起步并不算早,但发展势头不小。随着匹克球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这项小众运动正日益受到通城市民青睐。
那么,匹克球运动缘何让人怦然心动?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于2024年调研形成的《中国匹克球运动考察报告》显示:作为一项典型的全民健身运动,匹克球兼具健身性、趣味性、适龄性、经济性、安全性,适合各年龄段人群,并且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
今年6月18日至20日江苏省首届匹克球大赛在无锡举行,有来自全省14支队伍参赛。南通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代表队由陈宇清担任领队,带领8名队员参赛,在匹克球混合团体赛中获得第五名的成绩。
“我们队员来自各行各业,既有在职教师和大学生,也有企业管理者和网球教练,年龄跨度较大。最大的队员是‘60后’,最小的是‘00后’。能在强手如林的省级赛事中取得这个成绩实属不易,含金量并不低。通过此次比赛也让我们看到与省内其他队伍的差距,找到亟待弥补的薄弱环节。”
为做好匹克球这项全民运动推广,陈宇清表示,市体育馆计划与场馆运营方合作,定期开展匹克球培训活动。同时,做好各县(市、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确保匹克球运动推广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引导更多人以科学正确的方式锻炼,并逐步举办匹克球赛事活动。“相信随着场地设施不断完善和赛事体系逐步建立,通过多方共同努力,这项新兴运动将在南通蓬勃发展,为全民健身事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