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日前,由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盲协文学委员会主办的“万声齐放 弘扬长征精神”微型广播剧大赛获奖名单揭晓。南通籍盲人作家许波银创作的《一封跨越60年的家书》《没有军功章的英雄》两部作品,双双斩获三等奖。
(8月5日本报5版)
当《一封跨越60年的家书》与《没有军功章的英雄》双双斩获省级奖项,南通籍盲人作家许波银的名字再次与“坚守”“绽放”这些温暖的词汇相连。这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失去光明的一级伤残军人,用文字为自己劈开了另一片天空,更让人们看到:生命的亮度,从不取决于眼睛能看到多少光,而在于心灵能释放多少热。
许波银的创作是对“生命力量”最生动的注解。双目失明的61岁老人始终保持着笔耕不辍的热忱。更难得的是,许波银的创作始终超越“个人叙事”,指向更广阔的精神图景。他组建追梦新时代广播艺术团,用广播剧讲述中国盲人的追梦故事;他聚焦“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内核,让残疾人的奋斗身影成为时代群像的一部分。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不到对命运的抱怨,只看到对生命的热爱;看不到对困境的屈服,只看到对理想的执着。
许波银的获奖,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给我们深刻启示:真正的创作,从来不受限于外在条件,而源于内心的丰盈。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命的缺憾从来不是创作的障碍,反而可能成为独特的精神印记——那些在黑暗中沉淀的思考,那些与命运抗争的勇气,本身就是最动人的创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