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在医学界,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极为凶险的脑血管疾病,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突然爆炸,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近日,通州区人民医院与西亭镇卫生院紧密协作,成功救治了一名颅内大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充分展现了医共体协作的强大优势和高效救治能力。
日前,家住西亭镇草庙村的村民任先生因突发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来到西亭镇卫生院就诊。接诊的马海峰医生在详细问诊和体格检查后,立即急诊完善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马海峰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地察觉到病情的严重性,高度怀疑是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于是迅速启动医共体协作机制,及时将患者转至通州区人民医院进一步诊治。转院前,西亭镇卫生院采取了控制血压、缓解脑血管痉挛等有效的治疗措施,以稳定患者病情,为后续的转诊和进一步手术赢得了宝贵时间,也为患者的救治点亮了希望。
“颅内动脉瘤属于神经系统比较凶险的疾病。它虽然叫瘤,但不是肿瘤。它是血管上鼓起的一个包,相当于汽车轮胎鼓包一样。在动脉的高压状态下,随时可能会出现破裂。这种动脉瘤一旦破裂,第一次之后在24小时到48小时内随时可能二次破裂,如果再破裂的话,死亡率会翻倍。”通州区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脑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张小兵介绍说。为此,接诊的通州区人民医院迅速启动救治转诊绿色通道,救护车以最快速度将患者转运至区人民医院。通州区人民医院医疗团队早已做好充分准备,紧急手术的一切设备和人员均处于待命状态。
凭借丰富的经验,通州区人民医院医疗团队综合评估病情后,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我们第一时间给患者做了一个CTA,就马上确诊了。随即采用微创的经导管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进行治疗,这个方法主要是创伤小、恢复快。经过数小时争分夺秒的抢救,精准地将支架置入动脉瘤部位,成功栓塞了动脉瘤,这颗威胁生命的‘不定时炸弹’终于被拆除。”张小兵说。
术后,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目前任先生恢复良好,拟于近期出院。“幸亏西亭卫生院发现得早,没有一点耽误,就转到区人民医院,把我及时抢救过来了。没有他们,我可能命就没了,谢谢医生的帮助。”任先生哽咽着说。
通讯员曹抒雁 记者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