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微创+中医古方”助患者焕发生机
日期:08-07
晚报讯 近日,持续四周的咳嗽、胸痛打破了李先生平静的生活,他被诊断为肺癌晚期。幸运的是,通州区中医院肿瘤内科凭借经皮肺穿刺活检与输液港置管两项技术与中医特色治疗,为李先生点亮了希望之光。
确诊之路的关键一步始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传统活检方式需要开胸取材,创伤大,恢复缓慢。对于已经出现胸腔积液的李先生来说,无疑是一场挑战。
通州区中医院肿瘤内科团队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准评估,决定联合胸外科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手术时,胸外科副主任中医师张严锋在CT的精准定位下,用一根直径仅0.9毫米的穿刺针稳稳地穿过胸壁,直达病灶。整个穿刺不到20分钟便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李先生就能下床活动,这让他和家人都惊喜不已。
病理报告很快出炉,清晰地显示为小细胞肺癌,这一结果为后续化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决定性的依据。
明确诊断后,长期维持性化疗成为李先生必须面对的挑战。考虑到他需要长期静脉用药,且化疗药物具有强刺激性,传统的输液方式会给他带来巨大的痛苦。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肿瘤科为李先生实施了输液港置管术。小小的装置被巧妙地埋在锁骨下方皮下,药物通过中心静脉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不仅避免了血管损伤,还彻底解决了传统输液的痛点,让患者得以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
自从有了输液港,每3周一次的化疗药物输注轻松了很多。李先生的生活重新回到了正轨,他甚至能利用治疗间隙回家带孙子出去旅游,享受天伦之乐。
治疗方案中,中医药的深度参与成为一大显著特色。肿瘤科团队针对化疗中会出现的不良反应,采用了中药调理与中医操作相结合的方案:用科室特制的协定方为李先生调理脾胃、补益气血,让他的血细胞始终维持在安全范围内,从未因骨髓抑制中断治疗;采用中药熏洗、艾灸等中医操作,有效缓解了李先生的手足麻木症状。
如今,经过半年治疗,最近一次复查显示,李先生的肺部病灶较初诊时明显缩小,骨质破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更让人欣喜的是,李先生的体重较治疗初期增加了4公斤,每周还能坚持3次太极拳锻炼。李先生开心地说:“中医西医一起治疗,浑身都有劲儿。” 通讯员葛竑璐 记者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