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近日,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接诊了一名因挤痘引发严重感染的19岁患者。这名患有1型糖尿病的女孩因随手挤压面部痘痘,导致额面部严重肿胀、高烧不退,甚至检出致命耐药菌,经紧急救治才转危为安。医生借此案例郑重提醒:面部“危险三角区”痘痘切勿挤压,基础病患者更需警惕感染风险。
据了解,患者黎同学(化名)最初只是脸上长了一颗痘痘,随手挤压后第二天便出现高烧症状,额面部、双侧上眼睑及鼻根部呈现弥漫性肿胀,尤以额部隆起明显,形似“寿星公”。紧急就医后,检查结果显示其白细胞计数急剧飙升,创面分泌物培养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一种对常规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致命细菌;头颅MRI进一步证实右侧额部已形成皮下脓肿。
更棘手的是,患者同时患有血糖严重失控的1型糖尿病。市中医院神经外科医生介绍,高血糖状态极大削弱了人体免疫防御能力,使得感染如燎原之火般迅猛发展,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引发颅内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这一危急情况,医疗团队迅速启动综合救治方案。一方面立即开展动态血糖监测,通过精准调控将血糖快速、平稳地控制在目标范围,为感染控制和伤口愈合创造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对脓肿区域进行规范的扩创、引流与换药处理,并根据创面分泌物药敏试验结果,精准选用对该MRSA菌株敏感的抗生素,确保药物能有效穿透组织达到足够浓度。
经过及时、系统、规范的综合治疗,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最终转危为安。
“面部痘痘绝非小事,尤其是‘危险三角区’的痤疮更需格外警惕。”南通市中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强调,头面部鼻根至两侧口角的区域静脉缺乏瓣膜,挤压后细菌可经眼静脉逆行至颅内,引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甚至化脓性脑膜炎。本例患者虽未累及颅内,但已出现皮下脓肿,再进展可能危及生命。
医生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免疫力相对低下,一旦发生头面部感染需视为急诊,尽早就医;若疑似脓肿形成,早期切开引流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是避免感染扩散至颅内的关键。公众应敬畏面部“危险三角区”,杜绝挤压痤疮的行为,重视基础疾病管理,遭遇异常症状切勿拖延,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通讯员丁婀慧 记者朱颖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