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让残障人士从穿衣上找回自在”

日期:08-06
字号:
版面:第A06版:南通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团队成员设计服饰部件。▲团队成员测量残障人士腰围。?团队成员倾听残障人士的特殊要求。

3日,闷热的洗手间里,下肢瘫痪的李闻(化名)与粘在腿上的西装裤“对峙”良久。这是很多残疾人士常常会面临的尴尬,常规服饰的自行穿脱对他们来说太难了。如今,这个难题被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一群大学生化解。他们发挥各自的专业,为残障人士设计无障碍服装,让特殊群体在穿衣这件事上找回自在。

这群学生来自南通大学“翼心衣意”无障助行社会实践团,他们正用专业与温情,帮助残障人士圆一个“自主穿衣”的梦。

2023年,坐着轮椅的大学新生孙月来到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报到。在得知孙同学穿脱衣不便后,大家就萌生一个念头,尝试解决残障人士“自主穿衣”的问题。

很快,一个怀揣“平等、融合、共享”理念,聚焦残障人群的服装困境,立誓要用创新设计让“自主穿衣”从愿景照进现实的团队成立了。这群青年中,服装专业的学生精研结构,纺工和轻化专业学生优化面料及功能。

孙月说:“当得知要成立这样一个团体时,我第一个报名参加。我主修应用心理学,在和残障人士沟通方面,我能发挥作用。”

调研时,一位截肢姑娘曾小声问“翼心衣意”实践团成员之一的张晓桐:“适合我的衣服,能做成婚纱款式吗?我明年想结婚。”这句请求深深触动了张晓桐,也让她更加坚定要为他们圆一个“漂亮梦”的想法。

“截瘫患者无论卧床还是久坐轮椅,都需要更加透气舒适并具有一定抗菌性能的衣服。”为了达到功能要求,团队测试了17种材料,最终优选了一款面料,嵌入微胶囊,融入温控、抗菌、除异味等功能,使穿着者保持舒适体感,提升社交自信。“为残障人士设计服装后,我才真正明白,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张晓桐的话里满是对这个群体的理解与尊重。

一人一版

从细节着手找回自在

团队的服装设计师、南通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邢欣有一本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里面记着许多常人忽略的细节:轮椅高度、脊柱弯曲角度、残肢末端维度……

作为团队的第一位“天使用户”,张丽丽(化名)曾向成员们袒露冬天的苦恼:“膝盖总磨得慌,血液循环又差,穿再多也暖不起来。”“膝盖处的颡道结构,是我们最骄傲的设计。”实践团成员邢欣语气里满是自豪。这种围绕肢体突出部位的三维立体剪裁,既添加了设计感,又减少了面料拉扯带来的紧绷;通过膝盖部位的布料拼贴设计,不仅加厚耐磨,还能变成小口袋,冬天装入暖宝宝,为下肢稳稳锁温。更贴心的是,这样的设计贴合腿型,让裤子挺括有型,更大程度上避免了裤脚卷入轮椅的风险。

“护工搬我时没处抓手,只能拽裤腰,裤子总被扯破。”一次现场走访时,王阿姨的抱怨点醒了团队。一周后,一条藏青色长裤的后腰处多了两条帆布提拉带,像一对隐形的把手。“现在护工抬我,裤子再也没坏过。”摸着加高的后腰,王阿姨笑着说。这样的细节迭代,在团队里是常事:为方便肌无力患者,侧腰用魔术贴取代了纽扣,且特意选了市面上少见的婴儿用柔性魔术贴,哪怕手部无力也能操作。

“正常人洒香水是为美,我们用香味是为尊严。”一位脊髓损伤者的心声道出了长期卧床者的难言之隐。为此,团队联合化工专业同学开发出“香味订制”织物:薰衣草助安神,柠檬草能驱蚊,香味的留存时间、浓度都可按需调整,适配不同场景需求,悄悄为他们拂去尴尬。而这秘密就在细微之处:显微镜下,数百万个微胶囊悄悄嵌在纱线间,可持续缓慢释抗菌分子与沁人的薄荷放香。

悉心设计

提升无障碍服装关注度

团队的所有设计都坚持“去标签化”。

一条看似普通的黑色长裤,手肘处藏着耐磨层;一件时尚衬衫,运用侧缝开衩设计,避免久坐时下摆裹住臀部。“别用异样眼光看我们。”一位试用者轻抚衣服上绣着的蓝印花纹,笑着说,“它首先是件漂亮衣裳,其次才适合轮椅。”

截至目前,“翼心衣意”团队现已无偿制作并送出近200件无障碍服装,志愿服务的脚步走进33家社区、24家护理机构,累计服务人数达500余名,博爱奉献的星星之火遍布南通、陕西、河南等数十个城市。以团队成员为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23件,设计成果获多家服装企业点赞支持,并与18处残联达成志愿服务合作协议,建立志愿实践基地,开展生活帮扶等多项志愿服务项目。

“和传统服饰相比,无障碍服饰因目标人群个体差异大,制造成本偏高。”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院长沈岳坦言,未来可联动社会力量与政府部门,从构建无障碍服装数据库、定制或改制无障碍服装试点建设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无障碍服装的社会关注度与参与度。

这份用专业与爱心浇灌的事业,正让更多残障人士在穿衣这件事上找回自在。

本报记者沈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