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将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要求,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提供“食安封签”,未封口或者封签损坏的,配送人员有权拒绝配送,消费者有权拒绝接收。
(2月26日本报3版)
市场监管应上“硬菜”
□郭元鹏
《南通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如同为网络餐饮市场精心烹制了一道“硬菜”,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注入强大动力,让网络餐饮更加“馨香”。
压实管理责任是这道“硬菜”的底料。《条例》明确各方责任,犹如为这场食品安全保卫战划清了阵地,让平台、商家、监管部门等各就各位。
加强入网审查与明确公示要求,则是“硬菜”中的两味鲜香之料。入网审查如同市场准入的关卡,严格审查商家的资质、条件等,从源头上筛除不合格者,为消费者营造一个放心点餐的环境。而明确公示要求,则让消费者的知情权得到充分保障。
处置违法行为是“硬菜”的辣味担当,给违规者以警示。对网络餐饮中的违法行为,《条例》规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莫止于“食安封签”
□廖卫芳
此次南通市出台条例,明确外卖食品必须提供“食安封签”服务,以守护网络订餐安全,让订餐者买得安心、吃得放心,此举无疑给网络订餐加了一把“安全锁”。
但笔者以为,守护外卖食品安全不能止于“食安封签”,还需跟进“监管机制”。首先,要加大对外卖商家的监管和惩处力度。一旦发现黑外卖或不符合卫生条件的外卖商家,应坚决整改、取缔,并下架其在网络上的商铺,执行外卖行业“一票否决”制度。其次,要明确第三方订餐平台的主体责任。第三方订餐平台负有对入网餐饮单位的审查权,必须严格履行好第一道准入把关的审查义务。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必要时可与平台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第三,要推动监管技术开发与应用。市场监督管理局要建立网络订餐数据分析监管系统,对网络订餐数据实时抓取、分析,有效推动监管精确性和靶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