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AI看病是否靠谱?

日期:02-27
字号:
版面:第A11版:健康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互联网上掀起了一阵“DeepSeek问诊”热潮,甚至不少人尝试让DeepSeek化身“老中医”,开具出中药处方。与此同时,“AI看病到底是否靠谱”这一话题也掀起了新一轮热烈讨论。为探寻真相,本周记者亲身体验利用DeepSeek进行看病、开药以及解读体检报告等过程,并将其结果与专业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分析,力求揭开AI看病的“神秘面纱”。

“假如你是一名中医,请根据我的情况判断我的体质:我特别怕冷,怕热,容易疲劳,不容易出汗……”记者在DeepSeek中输入这段话,27秒后系统给出答案——气郁质为主,兼有阳虚倾向和潜在血瘀或湿热,并且给出调理建议。

DeepSeek和中医专家谁的问诊更胜一筹?24日上午,记者挂了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马国珍的门诊号,来一探究竟。

走进诊室,马国珍就已开始“望诊”,观察患者走路形态、语气语速和面容面色等。等患者坐定,他继续进行交流,了解患者需求。“我时常觉得疲惫,睡眠质量也不好。我想有针对性地调理身体,达到健康状态。”听了记者的诉求,马国珍开始号脉,然后仔细问诊,并给出结论——脾虚质,一般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节、过度忧思、缺乏运动所致。

虽二者结论不同,那是否意味着一方诊断有误?马国珍解释,气郁质属于病因辨证,脾虚质属于脏腑辨证,判断标准不一样。脏腑辨证能精准定位病因所在,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马国珍认为,对于一些症状较为单一、病情简单的情况,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分析症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这在提高诊疗效率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然而,面对复杂病症时,AI开处方就暴露出局限性。马国珍介绍,很多疾病存在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等情况。更棘手的是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这类症候,患者外在表现与体内真实病症相反,需要医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全面的医学知识以及细致的观察判断能力,才能准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目前AI在处理这类复杂病症时,很难像经验丰富的医生那样深入分析和精准判断。所以在复杂病症的诊疗上,AI开处方还无法完全替代医生。

此外,马国珍表示,中医专家看病最关键的是药物的剂量,AI一般使用药典规定的标准剂量,而中医最大的秘诀就是药物剂量的变化,同一样药物剂量的不同变化针对的病证也不同。

可见,中医问诊、开方,千变万化,复杂性远超简单的AI模型所能覆盖的范畴。

“D医生”解读体检报告,

但还是去了医院

20日下午,记者将家人的体检报告导入DeepSeek进行解读。DeepSeek对异常项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给出建议。这些建议不外乎是到医院治疗或定期随访,和体检报告单上的解读与建议相差无几。但是,空腹血糖升高一栏,DeepSeek提示可能是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于是,第二天一早,记者和家人还是赶到了南通一院挂号问诊。医生说影响空腹血糖的因素很多,糖尿病不是唯一因素,不放心的话可以重新检查。

24日上午,南通一院体检中心主任医师马玉华忙个不停。记者目睹了一名39岁的李先生(化姓)由于体检报告中腹部CT检查显示胃底壁局限性增生影,十分害怕。马玉华详细阅读整体报告后,安慰他不必过于紧张,告知结合其家族史、年龄、饮食习惯及临床症状,建议做胃镜检查,并告知可能是胃里长了息肉,可以在胃镜检查的同时进行内镜下息肉摘除,现在这种手术常规门诊开展,很安全。听了马玉华的话,李先生放心地离开了诊室。

据了解,每周一至周五的下午,南通一院体检中心都为体检者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即使目前AI能够解读体检报告,但每天来咨询的人却没有减少。马玉华解释,尽管DeepSeek的“服务”方便、快速,但相当多的参检者更愿与能够理解人们情感和需求的人类医生沟通,医检之间的人文关怀、复杂阳性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目前仍是AI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未来健康体检服务在不断引入AI辅助,使整个服务既高效精准,具有医疗严谨性又要有服务的温度感体验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仅依据DeepSeek看病,

目前还不太现实

DeepSeek的问世,无疑为医疗诊断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有医生认为,DeepSeek“都是根据最新的指南,医生想不到的地方它都作出了设想并进行分析,并指导医生该怎么做,条理之清晰、分析之全面不亚于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但南通一院心脏科主任医师郑扣龙指出,DeepSeek暂时无法取代真人医生。因为病情千变万化,同一种病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一样,仅依据DeepSeek给的结果,就去用药或手术,目前还不太现实。此外,医生的同情心、沟通能力以及临床经验和直觉,在许多情况下仍是不可替代的。此外,医生的专业性还体现在与患者沟通、制定个性化方案的能力上。

举个例子,记者在对话框输入“突发胸痛”,DeepSeek提示“可能胃食管反流”。此时若患者强忍到天亮就医,可能确诊心梗时已错过最佳治疗窗口。

“DeepSeek看病的依据是患者输入的指令,AI会将患者的表述默认为医学专业表述,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郑扣龙表示,未经过专业训练的患者,用医学专业术语表述病情时,往往会比较混乱,语言歧义极大,只能分析语言的DeepSeek有先天缺陷,难以分辨患者想传达的准确含义。

不过AI算法强劲,能快速抓取和比对数据。郑扣龙认为AI在辅助诊断和评估预后具有极大潜力。如果未来医院能引入AI来帮助医生辅助诊疗,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DeepSeek看病是否靠谱仍需时日证明。但生命只有一次,在确保AI问诊安全、可靠之前,不要拿生命去做试验。

本报记者朱颖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