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当前,很多人却心怀顾虑,担心吃了之后血糖上升。除药物控制之外,合理安排运动,也是控制血糖的一项重要措施。那么,如何通过运动控制餐后血糖?
有氧还是抗阻?研究显示,同样时间、同样强度相比,两类运动的降糖效果差异并不大。但要注意,饥饿条件下进行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或造成肌肉流失,不利于血糖控制。
空腹还是餐后?对控制餐后血糖来说,餐前和餐后运动各有好处,但餐后活动对控制餐后血糖的效果优于餐前运动。研究证实,无论对健康人还是糖尿病患者,餐后活动对控制餐后血糖的效果优于餐前运动。因为餐后2小时内血糖水平较高,运动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峰值。
需要多大强度?中等强度的运动对控制餐后血糖效果最佳,优于高强度运动。
运动强度是按心率来评价的。运动最大心率是220-年龄的差值×60%,大约就是中强度运动的心率了。比如一个50岁的人,最大心率是220-50=170。170×60%=102。运动时心率达到102就算中强度了。
多久能有效控糖?从控制餐后血糖来说,推荐健康人餐后活动至少15分钟,2型糖尿病患者至少30分钟。在保证每天至少30分钟运动的基础上,三餐后各进行一次中低强度运动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和坐着不动相比,哪怕只走动10—15分钟,都可以对降低血糖峰值发挥作用。
运动后血糖反弹正常吗?这种情况是常见的。一方面,餐后立刻运动可能造成消化系统功能暂时下降,同时运动时消耗血糖,导致血糖水平降低。停止运动后继续消化,食物消化产生的葡萄糖被吸收入血,形成第二个较大的血糖峰。另一方面,胰岛素分泌高峰加上强度较大的运动会导致血糖迅猛下降,甚至降到正常水平以下,可能造成身体的应激反应,也会促进糖异生功能,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反弹。
消化能力差的患者应避免吃过多难消化的食物,减轻胃肠负担;在用餐结束时只做轻微活动,把中强度的时间推迟到餐后2小时;也可以降低运动的强度,避免身体的应激。
少量多次有效果吗?总长度相同的断续运动比连续长时间运动有更好的血糖稳定效果。对于吃药的患者来说,还要考虑碳水化合物的食量和药物的作用时间问题。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太少,或运动降低血糖的效果与药物降糖效果发生重叠,更有可能在运动时出现低血糖风险。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