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仅颈胸部CT和MRI就做了5次

日期:02-20
字号:
版面:第A12版:健康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吴昊教授团队正在给患者做手术。

晚报讯 “谢谢通大附院,谢谢您!解决了这个困扰了我好几年的问题!”近日,刘女士在耳鼻咽喉科门诊向该科室主任医师吴昊教授表示感谢。原来,此前刘女士辗转多家医院一直查不出病因。遂来到通大附院就诊,结果术后3天就顺利出院。

“从2020年开始就有这个毛病,我跑了多家医院、多个不同的科室都没有能够解决。”刘女士透露。起初,B超检查发现刘女士颈部有一个四五厘米大的肿块,后又经过颈部CT检查证实是一个气管的憩室,但是总体症状也不明显,医生就让其出院了,并要求定期随访。

然而,8个月之前,刘女士开始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而且越来越严重,于是她又前往当地医院检查。“我看过呼吸科、普外科,胸外科,做过多次的雾化吸入、挂过水,也有过挂号后又让我退号的情况,总之呼吸困难的情况越来越重,后来经人介绍,我找到了通大附院耳鼻咽喉科的吴昊教授。”刘女士表示。

“患者来我这里就诊的时候,我看到她有多次不同医院的就诊记录,光是颈胸部的CT和MRI就做了5次,还有多次的颈部B超记录,诊断明确,是颈部大气管憩室。患者呼吸困难表现明显,平卧后喘鸣,左侧卧位无法入睡,最近一段时间常常会在夜里憋醒;白天有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的表现。”吴昊介绍。

入院后,吴昊教授团队一方面安排常规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给患者安排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同时进行多学科的MDT会诊。春节前几天,在麻醉手术科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地完成了颈前入路甲状腺及喉返神经解剖加气管憩室切除及气管重建术,术后患者无声音嘶哑和饮水呛咳,没有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胸的表现。当天夜里呼吸困难的情况就消失了,3天后颈部的引流管拔除后,患者开开心心地出院回家过春节了。

“颈部气管憩室发病率不高,是一个良性的病变,对于一些小的憩室,平时没有什么症状,可以观察。但是有时候它会给患者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吴昊表示,部分气管憩室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表现,这个时候就需要采取手术。由于颈部解剖复杂、重要血管神经密集,需要精细化解剖操作。

刘女士无名动脉位置高,气管憩室位于颈部气管右侧,甲状腺右叶下方、喉返神经入喉处的深面。术中,医生需要把这些重要的解剖结构一一解剖出来并保护好,然后切除憩室再缝合重建气管才有安全保障,这也是头颈外科医生在这个领域的优势所在。

记者李波 通讯员黄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