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公社文艺宣传队当时也是小有名气,不仅经常在市里的大舞台露脸,也曾随着南通地(市)领导带队的南通专区(市)春节慰问团赴海防部队巡回慰问。
我到宣传队也是“阴差阳错”,当时宣传队少个刻钢板的,我刻蜡纸还算可以,所以就成了宣传队“后勤”中一名“临时工”,主要就是负责刻钢板和节目打印,自己也喜欢编编说唱、快板、小戏剧什么的。有一次,看到一名队员在排练我创作的一个小剧时,表演上有些生硬、情感上也没有完全到位,我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名队员开始还有些不服气,要我示范一下。其实我在学校时多少也算个文艺积极分子吧,因此便把自己的想法和在这个小戏中应把握的要领现场示范了一遍。这名队员这才发现,我这个刻钢板的,对剧中人物的把握和“理解”还是可以的,宣传队长当即便要换我出演这个角色。自那以后,我除了编节目、刻钢板外,又多了一个宣传队员的身份,从宣传队的“后台”正式走到了前台,后来还一度成为公社文艺宣传队里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