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流水古街环西河

日期:02-18
字号:
版面:第A15版:夜明珠       上一篇    下一篇

◎徐织

环西河水自濠河出,过五桥三街十八巷回归濠河,环流四公里。

跃龙桥是环西河之首,是老城区最长的木构梁式桥,此处水面宽,桥长达18.6米,桥高度4.7米,桥下有平缓长坡。跃龙桥栏杆是铁质的,涂绿漆,上面有白色和平鸽。童年,我上学过桥抚摸右边鸽子,放学回来抚摸左面的,往来50只和平鸽。

环西河流经西南河沿,这是一条狭长的沿河街道,木排巷与西南河沿并行到起凤桥,另有彭家巷、江家巷至人民路,横街竖巷,呈井字格局。西南河沿街左流水、右人家,门户间有家茶馆,扬州说书人坐堂,他惊堂木一拍,双眼一瞪,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物在茶室“时隐时现”,茶客屏声息气,叹息或肃然。茶馆店敦实的老板娘提着桶下石阶打水,还不时提着大铜壶给茶客续水,堂间濠河绿茶水清香弥散。

环西河与盐仓坝河在明代古桥起凤交汇,大小船只往来。运大米的木船,船体吃水到船沿,搬运工扛起麻袋走过船与石驳岸之间的跳板,跳板是毛竹制成,颤颤的,搬运工将麻袋卸到仓库,他们面庞被汗水与尘灰揉花,便撩起搭肩布擦脸。船空了,船儿浮起荡在水面。

端平桥建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明代市民陈尧撰文《端平桥记》:明代环西河称“西河”,端平桥是西河要津,曾发生水患而垮塌重建,“兹桥之成,青霓跨汉,长江卧波,飞涛直走,急流无壅”,端平桥之古、之美、之利浓缩于明代文字里。

环西河经端平桥向北,流水人家依依,别具风味。河流两岸巷子相对出,人们出巷逐级而下,可掬水而饮。环西河东为河东街,河西为河西街,民居低檐高瓴参差,白墙石灰脱落露出斑驳灰色,围无透窗,屋无脊翘,街无绿树,黑白灰的线条与色块组合平凡协调,彰显市井审美的最朴素理念。

黛瓦是素颜中的绰约,最是那青黛的瓦当与滴水,瓦当如打开的“扇面”,滴水则是双目怒睁的猫脸,故而得“猫儿头”的俗称。单组瓦当和滴水大约一尺宽,连绵接续,犹如给屋檐镶了一道花边。

环西河岸水墨淡画中,远远近近简素的街景烟火浓郁,怡然自得,整条街“顺法生活”,枕水而居的人们重复着“下河边、洗菜、荡涤衣服”的平凡,大院内家家窗户相望,气息相融,环西河的风轻拂着不留痕迹的岁月。

河东街南头巷子是“草积巷”,几百年前堆草料的地方吗?附近有“大、小马厂巷”,马厂是古代军队养马的地方,或许积草为养马;草积巷后面有一口古井,何年的遗存亦无从考证。

1912年10月,南通州基督医院建在河西街,这是南通第一家西医院。1938年3月,日本侵略军狂轰滥炸。1937年8月17日,基督医院也遭日军飞机轰炸,南通城内难民无数,基督医院有一名美籍护士麦文果,她在战乱中设立难民营保护了避难者。在那苦难的日子里,环西河流着被侵略者蹂躏后悲愤的血泪!

河东河西街的北尽头是猫儿桥,附近住家过河有一叶摆渡木船,摆渡人是街坊老汉,呼啦啦一船过河去,再一船过来,说说笑笑也就5分钟,各自登岸忙活去了。早年,摆渡用竹竿撑,后来两岸拉起一根钢丝绳,过河人自己也可以拉着绳索摆渡了。摆渡如同浮动的桥,把河东街与河西街生活融在一起。到了夏季多雨,河水涨了,男孩子张网捕鱼捉虾,这是环西河两岸男孩子的狂欢节,一网网鱼纷纷蹦跳,银鳞闪闪。

猫儿桥下环西河流水分两支,西水开阔,汤汤之水通达运河,水运繁忙,西岸建一座普通石驳码头,南来北往的船只停泊装卸货物。有史记载,乾隆皇帝欲从扬州顺流东下巡视南通州,为迎驾皇帝,大码头扩建,同时建了一座“接官亭”,从此称名“大码头”。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两江总督周馥、宣统元年(1909年)两江总督端方都在大码头登岸,张謇先生亲自迎接,环西河面曾映照过这100多年前的镜头。

环西河流到新的时代,大码头仍然是内河装卸货物的重要码头,那儿有粮食仓库、土产品仓库、日杂果品仓库、纺织品仓库、医药仓库,家乡老人都记得那著名的五大仓库。

猫儿桥下东水则顺势过红庙子桥,红庙子桥是环西河之尾,流水低唱《归去来兮辞》,回到濠河水域。

1928年《南通县市图》是保存完好、绘制精细的市区图,图示环西河(西河)是南通唯一的水巷河流,我中学阶段(1963年—1966年)行走的环西河岸与图示没有多大改变。

东西两街民居皆硬山顶建筑,硬山顶建筑形制出现于宋代晚期,明清时期普遍使用在民居建筑上,如此推算,河东街、河西街约有800年历史,百姓择水而居,故环西河水久亦。

1979年,修筑防空洞,从跃龙桥到猫儿桥断河水而覆水泥,河道成了地下防空洞,于上矗立一幢幢住宅,名称依然冠“起凤”“河东”。防空洞内凉意袭人,我隐入黑暗穿道而行,岑寂伴随。河东河西烟火退散,“井”空遁,“市”兴旺,端平桥市场人声沸扬,商肆杂陈,海水的咸湿与鸡鸭的熏呛弥漫,这儿集天下美妙食材之大全,顾客比肩接踵挑选奇珍或平常的食材,流向百姓家或菜馆,制作出珍馐美馔。

猫儿桥下水依然流,西流水与运河交汇处建了“通吕汊河桥”,是一座可开启的桥;东流水濠河岸建了亭台楼榭,微澜亲岸,风景古雅,竹笛声悠扬飘荡在水面,风采胜往昔;猫儿桥平缓了,没有了水巷,也没有了摆渡人的吆喝,我有几分失落——那烟火古风流水街巷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