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并不是在“时间飞跑”中变大的,而是尽量地将飞跑中的时间,用于无限的阅读中,在书海里开阔眼界,在文字中一点点使自己的世界变大,从而摆脱短浅的目光,进入一番新的天地之中。
我小时候,就有一个习惯——听书。那时我识的字不多,便靠用心聆听,记下了许多简单的诗词。上学后,我便开始晨读,读诗、读文言文。我的记性不错,二三年级的时候,便会背许多诗词,当然也有《将进酒》之类的长诗。而今再回过头来读这些曾背过的诗词,又别有一番新的见解。以前背书,都是只看着字,把它读熟、会背罢了,与古时的学习方式颇有些神似;而现在加入了对诗意的理解,便有了一种与古人通灵之感,时与曹孟德共观沧海,时与渔人共话世外桃源;时为“国破山河在”所悲叹,时因“从此替爷征”而感慨。有了再次学习,便有了新的见解,正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一种快感便从中而生。
除了读诗文,我对古典名著、科学杂志等书籍都颇有兴趣。偶尔在学习之余,读一读寻点乐趣,而比这个更重要的是它们给我带来的收获。
“观三国之烽火,识梁山之好汉,叹取经之艰难,惜红楼之梦断”,用心品味,便会读到更多。读《三国演义》,我体悟到了许多处世之道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下大势”;在《西游记》中,我学习到了师徒四人信念坚定、百折不挠的品质,也体会到了明朝中后期社会的黑暗;在《水浒传》与《红楼梦》中,我不仅读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些好汉从雄起到灭亡,更读到了一个朝代从盛世走向衰亡的过程。而科学杂志带领我走出家门,甚至穿越时空,见证人类的成长,探秘古人的智慧,在时光的迷雾中,一步步摸索,向着光明而浩瀚的知识海洋前进。
不管何时何地,我想我会坚持阅读,因为我坚信,小小少年的世界,是可以在阅读中拓宽的。
中南中学2412班 王维扬
指导老师 黄培新
金蛇纳福瑞 江海迎春禧
大年初五,主城区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非遗民俗文化“大点兵”。下午2时,由通州曲艺说唱、舞龙舞狮、财神爷表演等12支表演方队、700余人组成的巡游队伍从南通群英馆出发,经过环城东路、人民中路,一路载歌载舞。令人大饱眼福、惊叹不已。
迎面“舞”来的是美名远扬的海安花鼓队。只见演员们身着青蓝色的长裙,手拿红色丝巾,身上挂着花鼓,随着清脆悠扬的旋律,长裙有节奏地飘动,形成一片青蓝色的海洋。演员们如“荷花仙子”,舞姿绰约、美不胜收。前面一队是大方阵,演员们有力地敲击着花鼓,鼓声阵阵,令人振奋、让人入迷。后面一队是“一”字长蛇阵,演员将花鼓举过头顶,对接起来,就形成了一条长蛇。灵蛇舞动,生机勃勃,寓意着蛇年新春,巳巳如意。
看,那是精彩绝妙的“如皋木偶戏”。演员的左手操纵木偶的签子,控制木偶双手动作,使得木偶的动作连贯流畅。木偶的表情与动作相互配合,灵活生动、栩栩如生。
有几个演员拿的是“白素贞”,他们控制着“白素贞”挥舞袖子,摆动着洁白的长裙,宛如仙境中的白衣女子在翩翩起舞,令人沉醉其中。观众们有的将手机高高举过头顶,记录这美好的瞬间;有的小孩子因为个子矮看不见表演,就高高地骑在家长的头上;有的奋力鼓掌为演员们叫好。
说到如东跳马夫,就不得不提到“都天王爷”张巡了。张巡是唐肃宗时的一员将领,在“安史之乱”时率众坚守城池达三年之久,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殉国。后来唐肃宗追封他为“都天王爷”,令天下立庙祭祀。
看,跳马夫们身穿红色背心,黑色短裤,佩戴着马铃。他们的动作跟随音乐的节奏,整齐有力、刚健简朴、激情四射,充满了战斗气息。他们的队形有序地变化,像整齐的棋盘,各就各位;踩着音乐的鼓点,又像灵动的蛇在游动。
听,马铃的响声和马夫的吼声混杂在一起,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南通的蛇年,灵蛇飞动。民俗巡游活动的“文化味”格外浓厚,不仅有南通当地独具特色的“海门山歌”,有“意趣横生”的通州说唱,还有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和贵州安顺地戏。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呈现了不同区域的民俗特色,传递出底蕴深厚的文化魅力,让我们享受了蛇年文化大餐,增长见识、大饱眼福。
南通市启秀中学7年级12班 郭昊宇
寒假里的“水彩画”
妈妈说我的寒假像一幅水彩画,每一天都会闪现出不同的颜色。
我的寒假是红色的。美好的一天从运动开始,早晨在阳光下跳绳是画面上的第一抹色彩。“啪啪”作响的绳子,像是在给太阳公公打着欢快的节拍。脚尖轻点地面时,我仿佛变成了会飞的小鸟。
我的寒假是粉色的。大年初一,爸爸带我去了公园,我被弩箭打气球的游戏勾住了脚。弩比想象中的沉得多,我深吸一口气,紧紧握住弩箭、瞄准目标。只听“砰”的一声脆响,粉色气球在阳光下绽开,像春天最早绽放的樱花。我打中的气球可真多,一位老爷爷说道:“这个小娃娃,以后能去当兵呢!”
我的寒假是金色的。正月初六这天是立春,奶奶带着我包春卷。奶奶手把手地教我把香喷喷的馅料放在面皮中间,像包小婴儿那样轻轻卷起来。油锅里“滋滋”的声音,简直比贺岁大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主题曲还要动听。刚出锅的春卷,金灿灿地挤在一起,冒着微微热气,飘出诱人的香味。当一家人围坐一团,津津有味地尝着我包的春卷时,窗外的鸟儿也纷纷展翅欢歌。
不过,寒假这幅画上也有“灰色”。数学口算题可不像跳绳那么听话,那些调皮的数字总爱在纸间嬉戏,我的口算纸上总是零星点缀着一些算错的题目。爸爸叠的被子像方方正正的豆腐块,我练了半个月,叠的被子看着就像汉堡。可妈妈说这些不完美的地方,才是成长路上最亮的星星。我的寒假生活的点点滴滴,是童年最美的画。
海安市实验小学二(6)班 陈怡彤
指导老师 杨晓慧
捕鱼人
当黑夜完全笼罩横山岛时,横山的堤坝上就会多出许多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大多数都是面带惬意的他乡游客,而在其中有一群与众不同的人。
当游客们举着相机、骑着自行车沉浸在太湖美景之中时,那群与众不同的人却好像根本无心留恋这美丽的景色。他们背着渔具,头戴渔灯,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堤坝下平静的湖面,寻找撒网的最佳时机。你瞧,那位叔叔似乎已经寻觅到了鱼儿的踪迹,悄悄地停下了脚步,放下了背上的工具,弯腰拎起渔网,又将大半个身子探出堤坝围栏,随着手臂往前方一甩,原本收得紧紧的渔网瞬间像一只大大的八爪鱼般张牙舞爪般地朝着湖面扑了过去。周边的游客纷纷被吸引了目光,驻足观望。
“叔叔,叔叔,可以收网了吗?”好奇的我忍不住盯着堤坝下的湖面连连问道。叔叔听了,笑着摇摇头,不紧不慢地说:“别着急,好戏还在后头呢!”我只好耐着性子等待,心里默默祈祷着“一定要有鱼,不能空网啊”。正当我一遍遍祷告时,大叔嘹亮的一声“起”,便猛地一把将方才撒下的渔网一点点地拽出来了湖面。我紧紧盯着那慢慢收起的渔网,赫然发现网中竟然真有一条大鱼在扭动着。伴随着鱼儿的翻腾,渔网下挂着的铃铛也发出了清脆的响声,就像在高兴地炫耀着这小小的“丰收”。叔叔熟练地将鱼儿从网中取出,又扔进了鱼箱,脸上的神情也瞬间变得开朗起来,仿佛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条鱼,更是一种幸福与希望!
这就是横山岛上的捕鱼人,一群与众不同的人,一群“靠湖吃鱼”的捕鱼人!
南通市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三(3)班 凌浩苒
指导老师 张汝琳
我和盘古过一天
在一个星河如织、光华璀璨的静谧夜晚,我看着《中国神话故事》。突然,天际猛然裂出一道耀眼的闪电,我像跌入深渊般坠了下去。
我睁眼一看,只见一片黑暗,随着一声巨响传来,清而轻的东西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变成了地。应声而来的还有刺眼的太阳光,它们犹如一个个冲动的孩子般,扑到巍峨的山峰上,扑到汩汩流淌的小溪里,也调皮地涌到那个高大无比,如山般的巨人——盘古身上。这时,他正顶天立地地撑着。我大声地喊:“盘古,你从哪儿来?你来之前是什么样的?你站了多久了?”我的问题像炮弹般连续抛出。
盘古低下头,好不容易才看见我。“哈哈哈,你的问题可真多呀!容我一个个回答。我醒来时,天地一片混沌,我身边有一把斧头,我拿起一劈,天和地就分开了。我也不知道自己站了多久了。”
这时,只见他用右手碰了碰天,又用脚蹬了蹬地,没有任何变化,“好了,天和地已经定型,我也该走了!”他疲惫地倒下了,我心疼得泪流满面。这时,飞鱼翱翔于天际,树木吟唱起古老的歌谣,星星眨着悲伤眼睛,仿佛都在为盘古哀伤。
“丁零零——丁零零——”一阵熟悉的闹铃声响起,把我从梦境中拉了回来。盘古的英勇无畏、勇于奉献的精神铭刻在我的心底。
南通市开发区实验小学新河校区四(2)班 王丞骏
指导老师 林洪
我是一片银杏叶
我是一片小小的银杏叶。瞧瞧,我波浪形的身体微微卷曲着,活像一把小扇子,多么招人喜爱呀!
春天,我从柔软的树枝里钻出小小的脑袋,想要探索这个世界。哇!旁边有好多我的小伙伴呀!大家尽情舒展自己,努力生长着。在春日暖阳的滋养下,我们碧绿碧绿的,交织成一块柔软的、毛茸茸的毯子,随风摇摆着身体。那是我们在互相打招呼呢!
夏天,我长大了一点儿。兄弟姐妹一向都很照顾我,一有风雨就挡在我身前。而我,只要躲在他们身后,享受这份清凉就行了。
秋天,我换了一件新衣裳,金黄金黄的。我的兄弟姐妹们也都换上了同色的“制服”。偷偷告诉你,这种黄色是当季流行色,小伙伴们都争相购买呢!萧瑟的冷风吹得我发抖,“制服”虽然美丽,但好像不怎么保暖。唉,为什么我们不能像人类一样,多穿几件呢?冷死了,我快要坚持不住了,太阳到底去哪儿了呀?
冬天,很多兄弟姐妹都三三两两地离开妈妈的怀抱,落到地面上。据我观察,如果他们在地面停留得太久,就会被人类集中拖走。人类会用一个有开口的盒子和一个有毛的棍子把他们聚集在一处,然后运走,连躲在角落里的都不放过。这太令我太害怕了,因此,直到现在我还赖在妈妈身上不走。
不过命运的改变好像从来不提前打招呼。没多久,一阵大风刮来,我还没来得及抓紧妈妈,一下子就掉落在了泥土上。我躺在地上,可着急了,猜测着自己的命运,万一我也被拖走关进小黑屋怎么办?正当我惴惴不安之时,一个人类领着一群小不点儿“叽叽喳喳”地走来了。没想到他们看着可爱,却随意踩踏我们兄弟姐妹。疼得我的伙伴们“咯吱咯吱”直叫唤。就在他们要踩到我时,我竟然慢慢地飞起来了。发生了什么?我慢慢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人类幼崽的手中。她温柔地抚平了我的身体,甚至轻轻地吹走了我身上的灰尘,然后小心翼翼把我夹进了一本书里。
这就是我的一生,探索过、享受过、灿烂过,最终被定格在一页书里。
南通市城中小学四(1)班 关若飞
指导老师 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