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继高
知道陈慧是如皋人,也是一个推着小板车的菜场流动摊贩女作家,大概好几年前的事了,当时觉得,这个身处他乡的如皋女人不简单、了不起,特别是一边推着车行走叫卖,一边坚持写作的经历令人敬佩和感动。正月初五,一群人坐定之后,主人挨个介绍各自的文学成就和人生经历,介绍到她时,特别大声说:“她就是菜场女作家陈慧!”我抬头朝她看去,短发,质朴,上身穿一件墨绿色毛衣,可能是长期风里来雨里去的缘故,她皮肤偏黑,全然没有一个作家的样子。
我站起身,与她握手,告诉她,就在半个小时之前,我还在认真浏览《东皋书院》发布的有关她的信息。我知道,2025年1月31日《人民日报》以《烟火人间的记录最可贵》为题,介绍了她的写作经历和创作成就;我知道,她跟随养蜂人辗转四个月,推出一本新书《去有花的地方》,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我也知道,正月初六,如皋市文联、如皋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如皋市作家协会、如皋新华书店将为她举办这本书的分享会。
在场的人,都有些好奇,你一言我一语,提了许多问题,陈慧笑着对大家说:“没事儿,想问什么,大家都可以问,我是一个坦诚的人,没什么不能说的。”
她告诉大家,自己每天晚上八点半关机睡觉,凌晨四点半起床,到镇上指定的地方摆摊。上午半天推着摆满小百货的推车,行走,叫卖,下午小休半个小时后,就是读书、写作,如此循环往复,已成为生活规律。她的《渡你的人再久也会来》《世间的小儿女》《在菜场,在人间》,这三本书,大致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完成的。
2024年的《去有花的地方》,开的是一个盲盒。她要跟着养蜂的人走。起初,养蜂人不同意,认为一个女作家难免娇滴滴的,添麻烦。可看她骑一辆高大威猛的摩托车,再看看她那黝黑的皮肤,风风火火的做派,没有一点女作家的娇气,便同意了。在此后的四个月里,陈慧首先是一个养蜂人,转场、搬家、运输、跑腿,她一样没少干;烧水、做饭、洗衣服,她还主动承担了养蜂人一家的部分家务,但她始终没忘记自己更是一个作家,她要通过自己的参与、体验、观察、学习和研究,用手中的笔,记录养蜂人的生活,创作一部作品。所以,每当夜深人静时,养蜂人早已进入了梦乡,她还在电脑上码字,这四个月,她的生物钟被打破了,但她说:“值得,非常值得!”
她告诉我们,她喜欢骑摩托车,就在前两天,她还骑行了750公里,速度与激情是她生命的主旋律。
她还告诉我们,她不喜欢做“网红”作家,她对流量不感兴趣,对直播带货更不感兴趣。她说,我就是我,上午摆摊,下午写作,不看人脸色做事,不靠流量生活。正如《人民日报》载文所说:“对陈慧来说,写作,不过是生活的旁逸斜出。她每天在这热腾腾的世界里进进出出,忙忙乱乱,这或许才是接近某些本质的最好状态和方式。一个普通人的感受和发现是不可忽略的,因为属于个体,无可替代并且宝贵。这碎片的、浑然的,无意具象的人间最末梢,有穿透时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