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的,动作不熟练没关系,多练一练就好了!”6日下午,在我市崇川区钟楼广场上常年靠舞龙引发众人关注的健身老人臧琪,抹着额角汗水,手把手地耐心教着现场几名新带的舞龙学员。
“要舞好这种彩绸龙,关键在于双手手臂和身体的互相配合。你看,大臂带动小臂传至腕关节,先左后右、先上再下,使龙头、龙身、龙尾变换动作,身体和步幅跟随彩绸的起舞和节奏紧紧闪展腾挪。舞龙时还要牢记头部要向上扬,眼睛要紧紧随着龙头转动。通过这种运动方式,舞龙人可以灵活操作彩绸龙,在健身锻炼中达到出神入化的舞龙效果……”臧琪看到一名学员动作很是生硬,赶紧上前边指导边给他们打气,现场支招。
果然,“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臧琪的指点下,受教的学员慢慢从一窍不通过渡到心有所感,手中彩绸龙也逐渐变化出飘逸顺滑的效果。
几番现场教学过后,有些倦意的师徒们坐了下来,臧琪整理着手中的彩绸龙笑言:“做我徒弟,就要学到真本事!”
确实,臧琪有这个底气。臧琪原是崇川公安分局的辅警,他说,他是六年前和手中这条彩绸龙发生交集的。
“我曾突发脑梗,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大难不死后,我天天坚持康复性锻炼。先是抖空竹,后是打陀螺。后来,在濠东绿地偶遇一名舞龙高手现场表演,对方将手中彩绸龙舞得风生水起、出神入化,当场就勾住了我的魂!我主动向高手求教,随后又在网上花四百多元购买了这条七八米长,由龙头、龙身、甩绳、背包组成的彩绸龙。平时,我反复看视频,在心中琢磨。花费了半年左右时间,我终于摸到其中的门道。”回顾当年学舞龙的那番经历,臧琪很是感慨。
学成后,只要没有恶劣天气和特殊情况,人们都会在钟楼广场上看到臧琪手持色彩斑斓的舞龙彩绸轻盈飘逸挥动的身影。众人拍掌点赞之时,根本想象不出这是一个六旬舞龙老人出神入化、翩若惊鸿的舞姿。
舞龙让臧琪感觉越活越年轻。他说,爬个楼梯走个几公里,一点儿都不带喘。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如今的臧琪,已然成为钟楼广场上的“舞龙达人”,成为都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在他的带动和教授下,一批不同年龄的学员爱上这种融入传统舞龙元素的健身方式,通过手臂摆动、脚步移动、腰部扭动等动作不仅舞出各种花式舞姿,既丰富了业余休闲娱乐生活,还能够预防和缓解肩周、颈椎、腰椎等常见病痛,达到强身健体功效。
岁月如梭,薪火传承。这些同样肯钻研的学员们在臧琪身上取到“真经”后,又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给更多的爱好者,帮助他们舞出健康快乐人生。
本报记者周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