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情深,辞旧迎新,灵蛇献瑞迎春华。为助力广大市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南通农行持续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深度,多措并举满足广大客户和群众多元化金融需求,用“有温度”的金融服务让“年味”更浓。
近日,农行南通港闸支行营业部成了不少市民的“打卡点”。走进网点大厅,只见写“福”字、剪窗花、绘糖画、捏泥人四个非遗摊位一字排开,书法家挥毫泼墨、笔力遒劲,将真诚的祝福付诸笔端;剪纸老师旋转的巧手之下,各种惟妙惟肖的新春剪纸造型应运而出;金黄色的糖画让大家在甜蜜里共享新春的喜悦;栩栩如生的泥人更是小朋友们的“抢手货”,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在这场“寻年味·到农行”主题活动里找到自己心仪的礼物。
不仅是港闸支行营业部,春节期间,南通农行各营业网点内都是年味十足,贴窗花、送“福”字、挂灯笼……春节的仪式感全线拉满,站在换上“新衣”的厅堂内,喜庆温馨的节日氛围扑面而来。与此同时,部分网点设置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农情暖域”服务专区、“红包墙”、“儿童乐园”等特色服务专区,让广大客户在办理业务的同时又能参与各类特色活动,体验温馨服务,共享节日喜气。
备货“不差钱”
助燃烟火气
春节临近,商贸流通领域进入活跃期,市场商户们将迎来消费旺季。为及时满足商户们这一关键时期的备货资金需求,南通农行组织力量,积极走访各类消费商圈个体工商户,通过精准有力的金融支持,为商户春节备货保驾护航。
在海安毛庄村邓玉法灯笼作坊,各式各样的灯笼犹如红色的海洋。“我们产品主要销往周边县城,还有浙江、福建、广东等地,一年生产15万到20万只灯笼。”作坊负责人邓玉法说,从当初四处拜师学艺,到按工序拆分后分包至各家各户,在农行支持下,作坊的生意越来越大,村里还有30多户村民在作坊帮忙加工。今年,邓玉法还学会了直播,不仅是灯笼,作坊生产的特色中国结也成了紧俏品。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大红灯笼越做越好,让传承之路越走越远,而南通农行的支持,也将助他点亮红灯笼,照亮致富路。
不仅是灯笼这样的传统工艺品,观赏花鸟鱼、烟酒副食品、餐饮、服装鞋帽等零售行业也是节日期间资金需求的重点领域。通过进商圈、走街道,自去年年末以来,南通农行已为辖内6600余家商户提供资金支持近50亿元,在缓解商户节日期间进货、储备等难题的同时,有效满足商户个性化、综合性的金融需求,助燃“春节经济”。
携手赶大集
年味更“有料”
逛展会、买年货、赏民俗……在年初举办的南通广电第十届年货大集上,六大主题展区、100多个年货摊位摆满了各类名特优农副产品和进口商品,市民们在边逛边吃、边玩边买中一站式购齐年货。
逛大集是南通人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也是拉动内需、激活消费潜力的重要活动。作为当地特约支持本次活动的唯一金融机构,南通农行聚焦“年货经济”,配合推出了“年货惠购·农行有礼”促消费主题活动,在时间上覆盖年货节全程,在形式上涵盖线上线下,不仅为现场国潮国货展售商提供支付结算、商圈管理等高效服务,还为广大市民朋友们送上了农行信用卡消费立减优惠、红包抽奖、农行掌银缴费优惠等多重优惠好礼。
活动现场,农行工作人员还为市民们提供优惠详情咨询、年终促消费政策宣讲、送福字等服务,让大伙儿在赶大集的同时,收获满满的“金融年货”。
迎春送温暖
岁寒情更“农”
“你好2025”“开开心心,万事如意”“新年胜旧年”……1月14日,在南通西站候车大厅,两面留言墙上写满了归客们的新年愿望,“只此青绿”形象主题展板也吸引着旅客驻足拍照。这是南通农行联合南通西站开展的“农情归途”春运送温暖活动,志愿者们为返程的务工人员、旅客们送上大红的“福”字、金灿灿的对联,以及春运手册、金融知识折页等“大礼包”,还有“第二故乡”的深情祝福。
在如东农贸市场门口,赵大爷向农行工作人员咨询最新的理财产品,“我正打算过两天去农行,你们这样一讲,我们就看得懂也听得懂了,这下省得跑几趟了。”这是农行南通如东支行开展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现场,买年货的居民们都顺道来“赶个热闹”。
据悉,由于岁末年初是非法集资活动的高发期,为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保护群众财产安全,南通农行组织辖内网点积极“走出去”,深入企业、市场、商场、社区、学校等地,全面开展“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等系列宣传活动,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将金融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引导大家理性投资,注意防诈骗,过好幸福年。春节期间,全行累计开展此类宣传活动超10场,发放宣传折页超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