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有关曹顶的灯谜赏析

日期:02-12
字号:
版面:第A15版:夜明珠       上一篇    下一篇

◎安铁生

明代通州余西场亭户曹大宾之庄客,因刚出生的婴儿发旋三顶,奇特少有,遂取名“顶”。曹顶长大后孔武有力,倭寇进犯江海,他勇敢地冲锋在前率部众杀敌,多次获得重大胜利,成为抗倭民族英雄,其义薄云天救助民众,受到世人敬重。而名闻全国的南通灯谜界,在纪念曹顶(1514~1557)500周年诞辰以来,也创作了有关曹顶的灯谜,颇有趣味也有文化魅力,值得细细品赏。

首先,我们来看:“由来正义存心间,宁丢乌纱抛头颅”(猜南通明代民族英雄),谜底“曹顶”。大家认为后一句“宁丢乌纱抛头颅”猜顶字好理解,“宁”字丢了“乌纱”,即帽子、实为去宝盖头也,即剩下“丁”字;抛掉“颅”字的前面“卢”字,余下“页”字,与前面留下的“丁”字结合,也就成“顶”字。但前一句有些费解,其实是:谜面将“由”字加正(十)成曹字头,“间”字中心为日,上下叠加即“曹”字了。此灯谜为创作上常用的增损法制作,说白一些就是加加减减,从而组合成新字和新内容,与谜面谜底均达到完全吻合,这就猜对了。第二条谜:“一曲缠绵明月下,灯火隐约半遮颜”(猜明南通古代英雄),谜底“曹顶”,一加曲成曹字头、明字里月字下来余下日字,合成为“曹”字;灯字隐去火成丁;半个颜字取页,合成为“顶”字;这与上条谜均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条有:“两汉经营事颇难,一朝失却旧江山”(打一南通古代人名),谜底“曹顶”。此句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回有关,汉献帝“学舜、禹让位”,魏王曹丕登坛受禅……帝亲捧玉玺奉曹丕,丕受之。后人为此有了上面诗句,意思为曹丕顶替献帝上去的。知此历史背景和故事,用会意法就可顺利猜射解开此谜了。还有一条谜面用的也是现成的,系南通灯谜学会副会长朱建铭创作的,用张謇题曹公祠联语:“匹夫犹耻国非国,百世以为公可公”为谜面,(猜网络常同义词二,每词一个字),谜底是“赞”“顶”。知晓此著名对联出自何处,是赞扬何人的用会意法,谜底为赞颂曹顶之意,亦可迎刃而解了。

还有:“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猜南通古、今名人二),谜底“曹顶、刘瑞龙”。这句三国时名言,是曹操对刘备说的,体现了曹操的自信和霸气,只有你刘备和我曹操能共谋天下,也就是说,我曹操顶好,你刘备有做真龙天子之瑞气,所以就猜为谜底二人名字了(刘瑞龙是共产党在南通地区早期创始人之一,后任农业部副部长)。想不到曹顶头上三个发旋,即南通人俗称之“顶”,在灯谜里延伸为了“顶好”“一只鼎”(吴语最好之意)“顶替”“最上”等多层解释了,这也是中国古来一字多义,猜谜时常应用的文化艺术魅力吧。

最后谈谈曹顶创制了南通跳面,又叫“刀切面”或“大刀面”,后人称之“曹公面”。由于加工工艺讲究,外观粗细均匀,条长爽滑,柔韧有筋,因而久煮不煳。食时韧而不硬,耐嚼有味。有谜家以“与魏王会晤”猜“曹公面”,魏王即曹公,会晤见面也;有谜家以“大家共同来聚会”猜“曹公面”,曹有等辈、群类、众人即大家的意思,共同来扣公,聚会也是见面。制作此类灯谜,也是对曹顶及其美味的刀切跳面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