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乒乓与书法

日期:02-12
字号:
版面:第A15版:夜明珠       上一篇    下一篇

◎袁旭元

秋日上午,阳光灿烂,微风拂面,一年一度的省级职工乒乓球比赛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里如期举行。球鞋与地板的摩擦声、球员发力后的低吼声、观众的叫好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这球太爆了,大三角,还带着侧弧,根本没法防啊!”一张球台旁,几个老球友对刚刚那一板爆冲好评如潮、赞叹不已。

乒乓球乃国球,喜爱者甚众,我也不例外。

记得上小学时,在村小的水泥台上,用光木板和小伙伴们将球你垫过来,我点过去,玩得不亦乐乎。上了初中后,依然是水泥台,不过彼时的我已经开始用带胶皮的球拍了,学会了发侧旋球和下旋球,能击败不少同学,经常赢球引起了我对乒乓球的兴趣。

但真正开始打乒乓球,是工作五年后,二十多年前。刚刚开始和一老同事打球时,对方左手叉着腰,右手就搓搓、推挡几下,就给我整蒙圈了。这期间,我幸运地认识了老陈,一位曾经的某省队乒乓球运动员,我从他那里吸收了很多营养,诸如如何握拍、击打、站立、转换等,从那时起,乒乓球真正走进了我的生活,融入了我的肌肉记忆。

女儿上初中时,开始在家晚自修。为了陪伴,也为了打发时间,于是我开始学习书法,时常请教南艺的王老师。学了几年后,发现乒乓与书法居然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比如,常有人平时进行乒乓训练时,正手连拉、连打50板也不掉球,转腰、蹬腿、挥肘等动作有模有样,但进入比赛时似乎就变得不会打球了,俗称“训练国家队,比赛生产队”。同理,有人临帖状态很好,七分神似,八分形像,和原帖相似度较高,但入帖容易,出帖难,在不看碑帖的情况下,似乎变得不会写字了。

乒乓球教练总是提醒队员注意球台的宽度和长度,要将宽和长利用到极致。比如一个球员发一个对方正手短轻球,对方回球时,利用对方立足未稳,快搓或快劈一个斜角的急长球,对方容易回球下网,或者回球质量不高时,立刻用一个前冲弧圈球解决战斗。同样,比如我在仔细研读王羲之《集字圣教序》时,发现在结体上,每个字都很好看耐看,清朗宽绰,充分利用了每一个字的宽度与长度,将短与长、奇与正巧妙地结合起来。

王老师经常提醒我,书法练习前,要先想好字与字之间如何摆布和勾连,下笔前要讲究意在笔先,空中取势,字方能灵动韵致。联想到世乒赛,感觉马龙每次发球前都在琢磨,有时嘴里念念有词,估计在考虑发什么样的球有利于他下一步进攻。只见他左手将球向上微微抛起,同时右臂摆动,腰部配合,前臂手腕自然下垂,向右后方引拍。当球从高点下降至近于网高的刹那间,击球摩擦,一气呵成,抖动而出。

在乒乓球比赛中,节奏和打法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球友老罗习惯用生胶胶皮,爱发“奔球”,“奔球”顾名思义球速快、落点长、冲力强,发完球后结合强力快攻,往往对方还没反应过来,一局已结束。这有点像书法家酒后大草,纵情挥毫,笔墨酣畅,狂放恣肆,给人带来极强的视觉观感。球友老徐喜长胶打法,球在台上显得有点飘飘忽忽,柔中带刚,以防为主,虽总感觉节奏比对方慢一拍,但任对方猛冲猛打,他自闲庭信步。同样,书法的线条有粗与细、浓与淡、轻与重、续与断等变化,书写的过程中,有快有慢,“饱笔须快,渴笔宜慢”,由此便形成了书法的节奏美、韵律美。

老球友都有几招逼真的“假动作”,比如发球时,用令人眼花缭乱的几乎同样动作发出两种旋转,偏下旋和偏上旋,让对手难以判断;进攻时,用正手滑板或用“草弧圈”进攻,滑板就是球像是从拍上“滑”出去一样,改变了乒乓球运行的轨迹;“草弧圈”就是像弧圈球,而没有弧圈球那么旋转,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在书法的实践过程中,同样跳不出“虚实”二字。何谓“虚实”?在创作中,提笔为虚,落笔为实;在墨法上,枯淡为虚,焦润为实;在笔法中,使转为虚,提按为实;在结体中,避让为虚,穿插为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正如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宋代李耆卿《文章精义》曰:“庄子文字善用虚,以其虚而虚天下之实;太史公文字善用实,以其实而实天下之虚。”虚实掩映之妙或当如此。

乒乓球比赛讲究“气定神闲”,有的人在比赛中看不出使了多少劲,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因为他们接发球、处理球不急不躁,预判意识超前,什么样的球对应什么样的技术,将搓、推、挡、带、挑等小球技术应用得淋漓尽致,尽量提高上台率。也因为这些原因,他们的动作放松、合理、协调、舒展,显得游刃有余。书法创作过程中也需要“气定神闲”,精神放松,平心静气,“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从而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使得“元气”通畅,技法得到更好发挥。

但无论乒乓还是书法都离不开勤学苦练,离不开“一万小时定律”。只有在大量的训练基础上,才能迸发出灵感。正如俄国画家列宾所说,灵感是对艰辛劳动的奖赏。没有大量的训练,何谈“气定神闲”。只有将基本功练扎实了,方能得心应手、随势附形。学习书法,横竖撇捺、点提折钩等基本笔画定要练熟,“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练习乒乓,接发球、搓削球、拉打球、推挡球等基本动作应逐一掌握,不可偏废。熟练后方可学以致用、知行并进,并将日常所学所悟发挥出来,用于实践,综合运用。

万物相生。某种程度上说,乒乓与书法之间的关系,犹如体育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体育给予艺术灵感之源,艺术给予体育品位之美”。每当心情烦躁,或伏案工作一天后,球友相邀,顿时振奋精神,一板爆冲让我神清气爽;或者步入书房,临帖一通小楷,抄写一部经文,抑或长锋羊毫大草一挥而就。虽然乒乓球很小,却也能迸发出势不可挡的能量,毛笔很轻,亦可以书写出力拔千钧的气势,令人酣畅淋漓、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