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综合改善
要“常治”也要“智治”
日期:02-11
□政青
新春伊始,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向社会公开征集市区道路交通综合改善治理点位及建议,进一步提升市民出行的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2月10日本报2版)
南通是人口大市,且主城区人口密度大,车辆多,遇到上下班、上下学、长假首尾等通勤高峰,市区几条主干道的交通拥堵几乎成了常态。尽快解决交通拥堵困局,已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坊间呼声很高。相关部门对于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也很重视,在交通治乱、打通“断头路”、疏通路网“毛细血管”等方面工作中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突破,也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可喜变化。但交通综合整治是一项浩繁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常治”和“智治”上下更大力气。
缓解交通拥堵,清除顽瘴痼疾,需要“常治”。就是常态化聚焦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加大执法管控力度,严查交通违法行为,尤其是针对超限超载、非法营运、马路市场、占道经营、不文明驾驶等屡禁不止的行为。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市民的正常出行,更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凡此种种,不仅要“常治”,还必须依法“重治”,消除隐患。“智治”就是进一步发展智慧交通,运用“互联网”“黑科技”等现代化手段更加高效地处理交通事故、交通拥堵、路段安全等问题。比如通过无人机、电子眼等,有效解决斑马线“车让人”、开车分心玩手机等问题。又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建立实时数据库,保障道路、车辆运行信息即时更新,进行大数据决策,为车辆调度、事故处理、节能环保、城市安全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
路通民心畅,道顺百业兴。我们乐见交通综合治理成效不断提升,进一步疏通城市“主动脉”,畅通城市“微循环”,不断刷新群众出行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