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基层治理“绣花针” 织就社区幸福景

日期:02-11
字号:
版面:第A06版:南通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8日上午,阳光明媚,南通开发区中兴街道民主港社区网格长许嘉伟像往常一样在辖区巡查。他一路与居民热情打招呼,提醒大家目前已经全面复工复产了,不但要注意消防安全,也要警惕各类诈骗手段。

在城市的脉络里,社区宛如最细密的纹理,承载着居民的生活日常与美好憧憬。而社区基层治理就像一个技艺精湛的绣娘,凭借着一针一线,精心勾勒出和谐、温馨、有序的社区盛景。

“社区治理,关键在人。”民主港社区党委书记杨卫忠一语道破关键。为妥善解决影响居民生活的琐碎小事,社区党委将支部建在网格之上,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联合物业、业委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共同绘制社区治理的“同心圆”。

“小网格”激活“大治理”新动能

在新星苑第四网格,网格员季秋跃的每一天都忙碌而充实。

今年年初的一天,季秋跃在巡查时接到独居老人葛志英的求助,称家中下水道堵塞,污水肆意横流,厨房都被淹没了。季秋跃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情况,一边轻声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迅速联系社区物业维修人员。在等待维修人员的过程中,他主动拿起工具,帮忙清理地面的污水,防止老人滑倒受伤。经过几个小时的不懈努力,下水道终于疏通,老人的生活也恢复了正常。居民们纷纷对季秋跃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贴心的好网格长”。

这样的网格长,在民主港社区有11个。除了解决生活难题外,网格长们还身兼数职:他们密切关注环境卫生状况,及时清理垃圾、劝导不文明行为,仔细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同时作为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长还肩负起带领党员、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

通过科学划分网格,民主港社区实现了社区治理的精细化与精准化。网格长们怀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把居民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来办,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活难题,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纠纷。他们用辛勤的付出,让社区变得愈发和谐美好,显著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多元联动,共筑治理“幸福圈”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小区内的充电矛盾日益凸显。有限的公共停车位上,车主们常常为争抢一个充电车位而发生争执,甚至还出现私自拉线充电的危险行为,这不仅破坏了邻里关系,还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面对这一供需矛盾,社区党委依托“有事好商量”议事平台,联合物业、业主代表以及相关电力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最终,通过重新规划停车位、利用闲置空地增设公共充电桩的方式,有效缓解了充电资源紧张的局面。

过去,居民要充电必须四处寻找车位,耗费大量时间,运气不好的时候,找遍整个小区都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充电位。如今,随着20多座新充电桩的安装完毕,大家随时都能便捷地为自己的爱车充电,曾经因充电车位引发的邻里纠纷也大幅减少。同时,安全规范的公共充电桩取代了危险的私拉电线,小区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居民们住得更加安心。

通过建立协商议事机制,民主港社区让各方力量在社区治理中充分施展拳脚,共同解决社区公共事务。这种多元联动的治理模式,不仅提高了社区治理的效率与质量,还增强了居民的参与感与归属感,让社区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文化润心,涵养社区治理“精气神”

文化是社区的灵魂所在,更是连接居民情感的重要纽带。在社区治理中,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不容小觑。借助今年“非遗春节”的契机,民主港社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灵感源泉,精心策划开展“迎新春,学非遗”系列活动,巧妙地将传统工艺与传统佳节融为一体,让国潮热持续升温。

活动期间,社区文化专干将烧箔画、锦灰堆、花钿、梅庵古琴等非遗项目引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居民们亲身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让传统文化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也让这个“世界非遗版”的春节更具文化内涵与时代意义。

“社区治理永远在路上,我们会不断探索创新,用更精细的治理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杨卫忠表示,这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社区基层治理的“绣花针”将持续穿梭,编织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社区幸福图景,让每一个居民都能在这片天地里安居乐业,书写属于自己的幸福篇章。

本报通讯员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