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在家,零食吃到停不下来。花生、瓜子、各种坚果,还有必备的砂糖橘……可是吃多了也会“乐极生悲”,不是口腔溃疡,就是嗓子痛,每当这个时候,家里的长辈就会说:“这是上火了。”
这些食物会“上火”?
橘子 很多人吃橘子后会出现嗓子发干发涩,甚至流鼻血等症状,引起“上火”。其实,这是因为橘子的高糖分所导致的。由于橘子的含糖量高,可能会诱导一些急性炎症反应,同时,过多摄入糖分也会使喉咙感到干涩。
瓜子 瓜子是聚会时常备的小零食,但很多人吃完后第二天就会嘴角起泡,这其实主要是因为瓜子太干太咸。
荔枝 很多人吃完荔枝后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有的人说这是“上火”,还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荔枝病”。这主要是因为荔枝的甜味主要来自果糖,空腹或短时间大量摄入果糖不仅不能及时转化成我们身体供能所需的葡萄糖,还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因此才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肉类 春节少不了大鱼大肉,很多人肉吃多了后会感觉燥热,有些人吃羊肉的感觉会更明显。这是因为肉类的“食物热效应”更大,产生的热量更高。
甜饮料、甜点 春节期间自然少不了各种甜点和甜饮料,很多人喝甜饮料、吃甜食后会冒痘痘,也认为是“上火”。其实,这是因为糖分摄入太多。雄性激素水平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皮脂分泌又受雄性激素调控所致,因此高血糖负荷饮食会加重痘痘长势。
如何预防“上火”?
第一,尽量吃清淡。饮食尽量保持清淡,不要一味选择重口味。
第二,适量吃,不要暴饮暴食。节日饮食也要注意适量,不要暴饮暴食。
第三,多喝水。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身体内的代谢反应自然会受到影响,提醒自己要多喝水。
第四,少熬夜。逢年过节,很多人会和亲戚朋友打牌、打麻将、打游戏通宵战到天亮,休息不好,身体就更容易出现“上火”等问题。
据“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