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报纸的印刷和纸张质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新闻出版业的艰辛与不易。“你看,这份《中原日报》纸张就比较粗糙,手摸上去凹凸不平。这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油墨、印刷机等很难运到解放区。出版一份报纸困难重重,相当不容易。”王宴介绍,在他收藏的“南通解放”专题报纸中,版式也各不相同,包括4开4版、4开2版等,甚至还有16开4版的迷你版报纸——《淮海报》。
在众多综合类报纸中,行业类的《庄稼人》报纸显得与众不同。这份报纸于1949年2月10日刊登了“咱军队打到长江边上 解放南通海门启东靖江”的消息,还配上了一幅“骑马传捷报”的漫画。“这说明76年前的新闻报道也可以做得生动活泼,可读性很强。”王宴回忆,这是他从山西的一名藏友手中高价收购的,当时花了高于市场价几倍的价格。这些年,他一直在丰富“南通解放”专类报纸的收藏品类,“越冷门、越小众的报纸,收藏价值越高,也从一个角度证明了‘南通解放’这一新闻事件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王宴家中,还有一份他最为珍视的老报纸——手写油印版的《淮南日报》,出版于1949年2月13日,在第三版刊登了《南通城已解放》的消息。“这份手写版的报纸字迹工整清秀,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史料研究价值。”王宴说,多年来,他翻阅各类收藏杂志、收藏类专业网站才在偶然间找到它的踪迹。为了得到这一几近绝版的老报纸,他通过写信、网购、置换等多种方式,与全国各地的老报纸收藏家联系,几经转手,最终才得偿所愿。他透露,历经岁月的沉淀,这些老报纸的市场价值也水涨船高,一份老报纸拍卖价甚至高达数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