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五千岁的年

日期:02-05
字号:
版面:第A07版:夜明珠       上一篇    下一篇

◎刘伯毅

2024年12月4日,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何要授予“春节”,也就是俗话“过年”至高荣誉,因为春节是中国人最大最富有特色的节日。那么过年过的到底是什么?大家为何如此热情投入呢?我感到年是中国人最大的朋友,是一位五千岁高寿的老朋友。

年是一位老朋友,他从农耕社会里走来,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年由“禾”和“人”组成,像人在禾下收割或头顶稻禾之状。庄稼人春播、夏耕、秋获、冬藏,把农作物生长周期的一个轮回也就是十二个月叫年,因为古代稻禾一年只有一次收成,故又引申指一年的收成。《尔雅》中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岁为名。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为了庆祝丰收,也为庆祝自己又长了一岁,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们不仅要团聚在一起享用五谷,还要祭奠告知逝去的祖先。年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欢聚团圆的象征。

年是一位神秘的朋友。传说中的“年”是一个凶恶可怕的猛兽,吃人伤畜,为害甚大。天神将它锁进深山,只许它在年终这个时间节点出来一趟。于是每到年终腊月,人们即储粮备菜,到农历十二月三十晚关门闭户,挑灯守岁,在门口贴红纸、放鞭炮威吓“年”。因为人由平时的单个变成过年时的群聚,人群的力量变大了,“年”一无所得,又回深山。于是,防“年”变成了大家聚在一起过年。“年”不出来了,但过年的习俗仍保留着。按学者的说法,过年从腊月二十四祭灶神开始直至正月十五灯节结束,有着十多道必须完成的程序,正月初一前以祭祀神灵和祖先为主,正月初一后以享用美食、享受生活为主,而民间则是从腊八就开始过年了。也许谁家到过年时没有挑灯守岁,没有贴红纸、放鞭炮,“年”便让你来年不得安宁。于是,年这位神秘朋友也就有了几分赐福或降灾于人的神秘可怕力量,且这种神秘力量一般不易发现,也不易破解。于是,人们就在过年时小心谨慎,面带微笑,和气待人,图一年平安吉祥、风调雨顺。

年是一位给人带来开心快乐的朋友。早先,人怕“年”,后来人掌握了防御“年”的办法,年变温顺了,成了给人带来开心的朋友。政府顺应民情,过年发物资、发奖金,还放长假。过年了,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熙熙攘攘的人们拎着沉甸甸的年货,家家户户都有飘着香味的煎、炒、烹、炸声,宾馆饭店到处可闻人们觥筹交错的举杯声,人们穿着新衣服,和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开心地给对方道喜祝福,相互拜年,到处都是喜庆热闹的场面。

年还是一位理想化的朋友。年来临时,处在四季之始,代表着崭新,也代表着无限可能和希望。既然是开始,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盼望一年所有的日子都像过年时那样红火、那样富裕、那样吃不完。平日里竭力勤俭,过年时竭尽所能,宁穷一年,不穷一天,过年把生活向理想方面靠。同时,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人一生努力的目的也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好的、穿好的,少劳作、多享受。我想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也有了一年又一年的盼头。热热闹闹过个年,年过好了,一切都好,一切都有底气。年没有过好,内心忐忑难安。

现在,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年味表面上变淡了,但善良厚道的中国人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祈盼和向往是亘古不变的,年这位老朋友还会永远地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