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逢年过节,精神科应该会消停点。“其实,并非如此。节日期间的暴饮暴食、作息规律改变、饮酒、聚会等多重因素叠加,往往会导致一些突发性精神疾病的发生,也可能使原本处于康复期或稳定期的精神疾病患者复发或加重病情”。
参加工作13年来,朱海骄几乎每一个春节都坚守在岗位上。
正月初二一大早,20岁的女孩雯雯(化名)就被家人送到了南通四院。经过问诊,朱海骄了解到,雯雯在走亲戚时看到桌上的一把水果刀,突然受到刺激——认为亲戚要用这把刀对她一家谋财害命。经过进一步询问,朱海骄敏锐地捕捉到女孩情绪波动的原因:过年前几天,雯雯回到家中,旅途劳累的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到家后又连接几天同学聚会,并且此前雯雯家与该亲戚曾因为拆迁产生过矛盾。“这属于一种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大多数是一过性的。只要经过充分的休息,加上服用小剂量药物,完全可以康复。”听完朱海骄的耐心解释,雯雯的父母终于放下心来。
有些老年人迷信“过年吃药不吉利”,擅自停药,这也成为突发精神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初二那天,一位到处乱跑、情绪激动的老大爷就被120送到了我们医院。老人家患有高血压,过年一高兴就停药了,又连续几天过量饮酒,5天打牌没合眼了,这是典型的器质性疾病引发的精神异常。”经过朱海骄的对症降压处理后,老人家的症状很快得到改善。
怀孕5个月出现孕期抑郁症状的准妈妈,未能和子女团聚、频频出现濒死感的空巢老人,拿着手机对着医护人员不停拍摄的精神分裂症男子……春节期间,朱海骄一人就收治入院1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