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强
春节即将来临,市民们开始准备年货,在市民准备的年货中,除了鸡鸭鱼肉外,炒货是少不了的。在炒货中有花生、葵花子、蚕豆等。但在四十多年前的春节,沙炒蚕豆占年货炒货中的大头,那时南通沙炒豆较有名气,但也是一种无奈。
在那个年代,由于实行计划经济,物资匮乏,不管买什么都要凭票。每到年底,凡城镇居民都能领到一大把花花绿绿的票证和券,多达二十种,其中就有干蚕豆票,每人每年可供应干蚕豆4至6斤。市民们从粮站买来干蚕豆后,一部分用水浸泡剥成豆瓣,加上咸菜或其他食材烧成汤,还有部分干蚕豆则炒着当零食吃,不过平时舍不得,要留到过年时炒着吃。
不知何时,人们在炒蚕豆时要用沙子和着一起炒,说这样会使蚕豆在吃时脆些、香些。那时,沙炒豆、沙炒花生等沙炒干货成了南通一大特色,沙炒蚕豆占了各种炒货的大头。当春节即将来临时,市民们为炒蚕豆过春节到处找沙子,有的到建筑工地找,有的到正在装潢的市民家要,记得为炒蚕豆我也到人家要过沙子。那些年,每到腊月底,每当夜晚来临,家家都传来炒货声,直到深夜。用沙子炒蚕豆或花生、葵花子是否更脆更香,我看不见得,更多是人们的心理作用罢了。
自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那延续多年的铲刀炒货声如今已很少听到。现下人们平时或春节消费的各种炒货是炒货专业户用滚动机自动炒熟的,既快又省事,南通沙炒豆已成为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