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曦
快过年了,朋友圈也异常热闹,不仅有卖年货的,还有卖各类烟花爆竹的。应急管理部门提醒:在朋友圈售卖烟花爆竹,不管有无销售许可证都涉嫌违法。
(1月22日本报4版)
烟花爆竹作为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确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承载着民俗情感。但必须看到,烟花爆竹不同于一般节庆用品,具有明显的潜在危险性,每年因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和伤害事故也是屡见不鲜。保障人民群众过一个祥和平安年,刚性的法律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必不可少。我市也划定了明确的禁放区域。因此,对无视禁售令、限放令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同时要夯实属地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严肃追责问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如今,很多地方积极回应群众呼声,采取了“禁改限”政策。此种“疏堵结合”的方式,既避免了“一刀切”,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空间。从“禁放”到“限放”的转变,是在权衡利弊、综合考量各方因素后的理性抉择。政策转变的背后,体现了政府治理的精细化与灵活性,也蕴含着对民众情感需求的回应、对传统习俗的尊重。
年俗文化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随着时代发展,年俗文化也得有所改变。对广大市民而言,相比燃放烟花爆竹,更重要的是家庭安全团圆,以及城市环境的洁净宜居、空气清新。毕竟,阖家团圆、喜乐安康才是最好最浓的“年味”。就此而言,文旅部门更需要深入思考谋划,不断拓展传统年文化、年味道的新空间,赋予传统春节新的内涵,丰富群众的节日精神文化生活。春联、年画、大集等传统文化元素,照样可以凸显年味儿;蓝天下的一张张笑脸,比烟尘呛人、碎屑遍地更能体现新年新气象;现代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我们比过去有更多方式辞旧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