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即将来临,各类宴会聚餐活动日益增多。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提醒,在尽情享受美食的同时,大家可别忽视了潜在的健康风险——食源性疾病。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细菌,特别喜欢藏在未煮熟的肉类里。想象一下,当你吃下一块未煮熟的肉,这些沙门氏菌就像一个个“小勇士”,在你的肚子里肆意“探险”,结果就是让你拉肚子、肚子疼,给你的肠胃带来不小的折磨。
那该如何预防呢?在烹饪肉类和蛋类时,一定要确保它们完全煮熟。可以用温度计检查,只有当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才能放心食用。同时,生熟食品要分开处理和存放,避免生食品上携带的细菌污染到熟食品。
诺如病毒堪称食源性病毒中的“隐形侠”,常常藏在生的或半生的食物中。一旦你不小心吃了这些被污染的食物,它就会迅速发起攻击,让你上吐下泻,整个人感觉超级不舒服,严重影响生活和健康。
为了防范诺如病毒,生吃瓜果蔬菜时一定要洗净,去除表面可能携带的病毒。制作凉拌菜时,要确保食材新鲜,最好能用开水焯一下,这样能有效杀死潜在的病毒,让你吃得更安全。
绦虫是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尤其喜欢潜伏在未煮熟的猪肉里。一旦绦虫随着食物进入你的身体,它就开始了自己的“奇妙旅行”,但这可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让你肚子疼,长期下去还可能导致消瘦、营养不良等问题。
所以,吃猪肉时一定要煮熟煮透,哪怕是家里自制的腊肉、香肠,在食用前也务必进行加热处理,彻底消灭可能存在的绦虫,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各种能导致食源性疾病的细菌都偏爱温暖潮湿的环境。如果剩菜在室温下放置太久,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当你再次食用这些剩菜时,就很容易“中招”,引发身体不适。
正确的做法是,剩菜剩饭要及时放进冰箱保存,冰箱的冷藏温度最好设定在5℃以下。再次食用时,一定要充分加热,将食物加热到70℃以上,这样才能杀死细菌,避免因食用变质剩菜而生病。
保持厨房干净整洁是预防食源性疾病的重要一环。一个清洁的厨房环境能帮你赶走那些潜在的病原体,让食物更安全。
每次做饭前后都要认真洗手,去除手上可能携带的细菌和病毒。厨房用具要严格做到生熟分开,定期对厨房用具进行清洁消毒。食材和做好的成品也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
食源性疾病虽然听起来有些可怕,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预防方法,就能轻松应对。记住这几点:食物要煮熟煮透,生吃的食物要洗净,剩菜要及时冷藏,厨房要保持干净整洁。做到这些,你就能安心享受每一顿美食,远离食源性疾病的困扰,开开心心迎接新年。
益宣 朱颖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