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南通科院这位英语老师真的牛

日期:01-23
字号:
版面:第A07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王平近照

近日,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成绩发布,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素质教育部英语教师王平通过CATTI同声传译考试,全省仅3人。此前,王平已经通过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外语测评中心组织的国际人才英语考试高翻交传&高翻同传认证,和UNITAR(联合国训练研究所)旗下UNLPP最高级P3口译认证(交传&同传),加上此次的国家CATTI同声传译认证,实现了国内所有三大同传认证的“大满贯”,全国屈指可数。

英语“大神”:

外号“行走的活字典”

众所周知,单词是构成语言的基础。英语四级的词汇量要求在5000左右,六级在6000左右,托福、雅思在10000左右,而王平的词汇量达到20000多。他翻译单词的速度甚至快过查字典,人送外号“行走的活字典”。很难想象,英语水平如此之高的他,小时候一点都不喜欢英语。

转折发生在王平上初二的夏天,新来的英语老师温柔知性,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就算答错了也无妨。有一次上课提问,王平犹豫着举手,“想要证明自己的英语也还算OK”,结果回答错了。没想到老师非但没有批评,反而在全班面前大声表扬了他认真思考、大胆尝试,“还说我一定能把英语学好。那一刻我就决定了,必须要发愤图强”。

英语老师正向反馈的教学方式在那个夏天让少年备受鼓舞,也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在农村上学的王平开始拼命学习英语,成绩扶摇直上、始终拔尖,一度成为当地初高中英语学霸的“代名词”。考上大学后,他毅然选择了外贸英语专业,毕业后便入职南通科院,成为一名英语老师。

自助者,人恒助之。工作后的王平并未就此止步,在学校的支持下先后取得了南通大学、厦门大学英语口笔译方向的双硕士学位,这期间还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参加进修,并获得CATTI一级笔译、CATTI二级口译、上海高级口译证书等多重认证。

光环背后,是王平对英语走火入魔般的热爱和坚持。他总结了学习英语的五大法宝:一是多感官刺激背单词,不仅要看,还要听读写,调动多感官加深记忆;二是增加阅读量,尤其是外刊阅读,学习地道的表达方式;三是大声朗读,把读到的语料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四是听真实的对话,除常见的BBC、CNN、CGTN外,还可关注对话太平洋、双语新闻等账号,增强对不同口音、背景噪声等的适应能力;五是浸润式自学,在街上看到店铺名、广告牌,甚至听到别人说话,他都会情不自禁地在内心翻译。

同传“大牛”:

很快便成了业界新星

提及同声传译这一职业,人们往往只看到它的“金”,而很少了解它的“难”。该行业以“三高”——难度高、技巧高、强度高为典型特征,除了要过语言关外,对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专业知识储备、心理素质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拿入门级别的“分脑”训练来说,发言者不会给译员留出翻译的时间,所以要做到“一心多用”,开启“边听、边记、边翻、边说”的多任务处理模式。仅这一技能,就足以让许多人直接扛不住,但王平却甘之如饴。

2006年,王平开始从事陪同口译和交替传译,很快崭露头角。接触同声传译后不久,便成为业界新星。据初步估计,全国范围包括小语种在内的同传从业者约一两千人,王平是南通地区,乃至江苏省内寥寥无几且最为活跃的同声传译员之一。仅2024年,他便多次承担重要会议的翻译工作,如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式)、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等。

在王平看来,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同声翻译,必须博览群书,因为国际会议所涉及的话题各种各样,如果缺乏专业知识,肯定会闹笑话。2022年,“大生纱厂创办初期档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王平担任线上翻译。接到任务后,王平挑灯夜战,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查阅了许多背景资料和相关书籍,圆满完成了半天的翻译工作。“说不累是假的,但一想到成功入选也有我的一点助力,就感觉非常骄傲。”

不只口译,王平在笔译方面也硕果累累。连续几年,王平翻译了南通城市推介手册、南通城市形象宣传片等作品,通过准确生动的文字和表达,向国际友人展示了南通的城市魅力和发展潜力。打开淘宝,市面上热销的中英双语对照版《史努比漫画全集》也由王平独译,可爱有趣的对话让无数中国大小朋友更加喜爱呆萌的史努比。此外,他还主编、编著了包括《商务英语笔译实务》等在内的多本英语教材。

“明星”老师:

让学生告别“哑巴英语”

口笔译专业方向的长期实践,不仅让王平成为许多行业的半个专家,也极大地丰富了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他成为校园里炙手可热的“明星”老师。

在学生普遍被动学英语的情况下,激发内生动力是课堂的关键。从教20年,王平一直想方设法让学生告别“哑巴英语”,尽可能开口说话,勇敢表达内心想法。教学中,他充分发挥自身英语学习和翻译实践优势,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实际应用能力。他提倡“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不同专业背景,适当渗透专业词汇,让英语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他还注意因材施教,让他们各取所需。

初二时曾经感受到的那份“莫大的鼓励”,王平也在身体力行传递给更多学生。观察到学生的进步,他及时送上鼓励,情绪价值拉满。课堂上,他还会依据教学内容做引申拓展,比如学习单词ambition(抱负),聊一聊“梦想再大都不嫌大,追梦的人再小也不嫌小”;学习和英雄有关的课文,让学生说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故事等。王平希望他的课堂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水平,更要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正能量,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味正料足”的英语教学让王平的课堂氛围活跃、人气高涨。在这里,上座率和抬头率都不是问题,学生也不再“怵”英语,而是主动“说”英语、“用”英语。

“愉悦、充实、向上,王老师的课堂是我理想中大学课堂的样子。”科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药品3243班学生万玥还记得,课堂上王老师走下讲台,和同学们一起热烈讨论,“那是最好的氛围,让英语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值得一提的是,王平还担任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行业导师、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口译方向研究生校外导师,把英语学习的秘诀和乐趣带给更多的学生。

本报记者高阳

本报实习生张顾嘉 贾冯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