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记忆里的童谣

日期:01-22
字号:
版面:第A12版:声色       上一篇    下一篇

◎尹画

胡同、鸽哨、卤煮、白塔、五四大街、鲁迅纪念馆、北戴河、李沧东的《燃烧》、罗兰·巴特的《恋人絮语》、李叔同的《秋柳》、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北岛的《一束》、鲁迅的《秋夜》、上官云珠的《乌鸦与麻雀》《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塔之光》可能是这些年将城市风貌与知识分子趣味结合得很好的一部影片。

虽然豆瓣打分只拿到6.9分(个人觉得观众对国语片打分比较苛刻),但不妨碍我喜欢它。文艺、慢节奏,包括女主角北花儿的衣品,都是我所喜欢的,看完意犹未尽,想念北京了。

影片讲述了离婚独居的美食专栏撰稿人老谷和同样孤独的独立摄影师北花儿一起徘徊在人来人往的北京街头,寻找内心的归宿……

片中有个镜头很唯美:在爱心儿童福利院,热爱公益的北花儿弹着琴在教孩子们唱歌,他们唱的是李叔同的《秋柳》:“堤边柳,到秋天,叶乱飘。叶落尽,只剩得,细枝条。想当日,绿茵茵,春光好。今日里,冷清清,秋色老。风凄凄,雨凄凄。君不见,眼前景,已全非。眼前景,已全非。一思量,一回首,不胜悲。”唱到一半,老谷也参与进来。两个人轻轻哼唱着,清澈的童谣充满了深情。

记得第一次接触到《秋柳》,是几年前在一本名叫《寻谣记》的书里读到的。那时,独立音乐人小河带着他的“寻谣计划”团队,在全国范围内采集童谣。他们去公园主动找老人聊天,请他们哼唱还能忆起的童谣。《秋柳》是从85岁高龄的梁文海爷爷那里寻来的。

感谢那些曾参与过“寻谣计划”并勇于献唱的爷爷奶奶,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得以听到这些久远而珍贵的童谣。梁文海爷爷当时一定没有想到,若干年后,这首童谣成了《白塔之光》的背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