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
18日,南通市慈善总会“晓帆爱心基金”携手南通市残联、如皋市残联、如东县残联,举办慰问残疾人母亲和烈属及伤残军人母亲(家庭)爱心捐赠活动,让这部分特殊困难群体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1月20日本报4版)
我们常讲“岁寒情深”,“寒冬送温暖”一个都不能少。因此,要借助民政力量、专业队伍,全方位、拉网式对困难群体、留守儿童、流浪乞讨人员等对象进行深入排查,摸清底数、一人一档,进一步完善属地管理职责和深度救助体系,“救人于危难之中,助人于急需之时”,真正实现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
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雪中送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热心慈善业已成为南通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送温暖彰显城市温情,对困难群体“扶一马、拉一把”,也许只是举手之劳,却能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南通是一座充满温情的城市,要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放大向上向善的效应,给予有需要的人以温暖、以爱心、以光明,用社会的涓涓爱心汇聚成友爱互助的磅礴力量。
事实上,处于困境中的这些特殊群体,境况不佳,渴求不一,只有深入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给予更多的“精准关爱”,才能抚平文明时代的家庭之伤、社会之痛。从这个角度来讲,送温暖要摒弃“形式思维”,既及时到位,更因人施策。譬如,对有工作意愿的流浪者,可联系单位解决就业问题,让他们靠勤劳双手求生存、图发展;强化心理疏导和政策辅导,让困境者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说到底,就是要通过政府、社会、专业机构等协同合作,找准病灶,对症下药,统筹解决好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近期与长远的关系,“授人以鱼”更“授之以渔”,使专项救助发挥最大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