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照亮

日期:01-20
字号:
版面:第A08版:夜明珠       上一篇    下一篇

◎姜圣骏

“噼啪!”随着几声爆响,和一缕缓缓上升的白烟,我被一丛炭火点燃。随着四周逐渐明亮,沉睡许久的我睁开了双眼。

环顾四周,我正处在一个古朴的木案上,踩在脚下的是一盏生满铜锈的油碟。坐在案前的是一个身穿布衣的男人。他长叹一声,呼出一口酒气,低下头来仿佛在思索什么。我用跳动的火光观察着他。苍老的容颜、花白的鬓角,哪里是一个五十岁人的模样!在一片昏暗中,我照亮着他,也同时照亮着他面前的白帛。

突然,他抬起头来,那是一双炯炯的眼睛。他目视远方那个他终生所梦,却迟迟不得的地方——沙场。宋高宗尚在之时,他饱读诗书,参加科考,遭佞臣秦桧嫉妒而落榜。后来,宋考宗赐他进士出身,本以为遇上了明君圣朝,不承想所谓天子也是懦夫一个,求和退让,放任金人蚕食鲸吞,自己也因抗金之志被贬蜀中。这时,他的目光又移到了我的身上,我们四目相对,那皱缩的眼角,布满血丝的双眼在烛光下愈发清晰。不知怎的,一股痛楚涌上心头。泪,不由得滑了下来。泪眼婆娑中,我看见他嘴角微颤了起来,嘴里喃喃道:“读书,杀敌?可笑!”他移走了目光,举起毛笔,挥毫泼墨写下了今夜的那首诗:“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后来,我明白了,那个时候我们所照亮的,是中华文脉。

再次把我唤醒,是不知过了多少年。

空气中的血腥和潮气让刚苏醒的我感到不适,重重地咳出几口黑气后,我努力挺直了腰板睁大眼睛去看清四周。

我正被一位衣冠笔挺的军官用手持着。火光照亮了一副毫无血色的脸,同时被照亮的还有那顶军帽上一枚徽章,反射出同他面孔一样冰冷的光。

他走到一面厚重的铁栅栏前,在其之内的是一个浑身是血的囚犯。“谢……”他声音气息微弱,用手努力地向我探出,“拿走!滚远点!”那个军官声音可怖,喝出的气,甚至将我吹得摇动。那双满是血指甲不齐的手将我捧住,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地上。接着,他半跪着从衣服口袋里翻出皱皱巴巴的发了黄受了潮的纸,又找出了不及一段指关节长的铅笔,用手捏了捏笔尖,便俯身趴在了冰冷的水泥地上。他全神贯注地创作着,一切都凝固了,只有他的灵魂在燃烧。他心中的火焰是那样绯红,不断变幻着,像一面旗帜,像一把铁锤,像一柄镰刀。

没过多久,一声怒喊惊扰了他,“瞿秋白,接受审讯”。他叹息一声,垂下了眼睑,他明白这是他的最后时刻了。“快点!磨蹭什么呢!”“砰!”我被一个军官一脚踢翻。我的煤油,他的血还有他的作品融在了一起,最后一幕,他被残暴地拖拽了出去,那一刻,瘦削的身躯、褴褛的衣裳我忘不了,我更忘不了那张脸上的愤怒轻蔑和无比的自豪!

后来,我又见识了很多与他一样的面孔,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党员。

这一次,不到百年,我又一次地被唤醒,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于一座巨大的发电厂中诞生,顺着电缆来到了我的目的地——上海图书馆。在这里,有无数像我一样的同胞,照亮着人们手中阅读的书籍。我穿梭在一盏盏台灯之间,去给阅读的人们带来光明,这时,一本画册吸引了我的注意,我来到那盏灯中去仔细看清书本的内容,那页书上有我的家乡“华龙一号”核电站,有飞速的和谐号高铁,还有我从未见过的事物——玉兔二号月球车、银胄金甲、三头六臂。我惊叹万分,惊叹这个时代的发展和繁荣。同时也在困惑,当年的黑暗、不公、抗争与血泪去哪儿了呢?

这时候一阵掌声将我拉回现实,继续前进,来到图书馆的中厅。这里人头攒动,讲台上一位八旬老人正在激动地讲述一段英雄般的史诗。我进入高悬的射灯中,将目光和光亮聚集到他的身上。在他那起伏的胸膛上是一枚闪闪发光的徽章。那枚徽章的周围被金黄的齿轮与橙黄的麦穗簇拥着,在旗帜中的是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在那面红旗的一角,是久违的铁锤与镰刀。“……娃娃们,咱们共产党从红船上的星星之火,直到创造了当今的美好盛世,这之间经历的苦痛,你们莫要忘记啊!”一时间,掌声雷动。

恍然大悟中,泪水湿了眼眶。纵观历史,我并没有见证到全部,但我所照亮的东西——书籍却贯穿古今。古往今来,阅读,让人们体悟到民族危亡时的心急与无奈;阅读,让人们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与牺牲;回首历史,阅读,让人们看到了旧时代的黑暗与血泪;展望未来,阅读,也让人们看到了当今的盛世繁华与艰难险阻。

心潮澎湃,我想阅读的前方在这个时代里是充满光亮的,那是一条硕果累累的道路。而我将持续存在,去照亮书本,从而让书本能够永久地照亮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