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利古镇醉枫庐的
“前世今生”
日期:01-18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夜明珠 上一篇 下一篇
◎徐秋红
南黄海之滨如东县,千年古镇丰利的醉枫庐,居住着一位老人。小学文化,从事建筑行业已40余年。他看上去慈祥憨厚,再平常不过,却有着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自2004年退休后,一般人已是安享晚年,可他却由此方才开启长达20年的传奇人生。
他热爱家乡,崇尚文化,面对家乡古镇遗迹消失殆尽,为了能重现古镇旧貌、传承发展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他不顾家人反对,放弃高薪建筑工作,退休后用他多年来从事建筑工作打拼下来的积蓄,花费近百万元,建造了一座私人园林——醉枫庐。
在实际建造中,他实地勘察,走访乡亲,划分经纬线,以1.3公里的实际距离按比例缩小制作沙盘。20年来,他不断对沙盘进行完善,凭借惊人的毅力和专业的建筑设计功底,十年如一日,不辞劳苦,不求回报,以醉枫庐古镇石雕微景的艺术形式,再现了丰利古镇风貌,成为当地政府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和亮丽名片,也为推动当地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就是丰利镇人家喻户晓的“醉枫庐”创始人——张炳林。
提起张炳林老人与他的“醉枫庐”,人们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不已。这位老人真的很了不起,他创造了丰利古镇奇迹,不仅被他“愚公移山”制作古镇沙盘并坚守20年的精神所感动,更惊叹醉枫庐内如诗如画的园林,以及鱼儿戏水、虬枝峥嵘、盘根嶙峋的美景,让人尽收眼底,大饱眼福。
踏进仿古陈列室枕水轩,清晰可见5个私家园林、27座寺庙、12家祠堂、9座牌坊、11座桥及蜿蜒曲折的石板老街都惟妙惟肖地呈现在沙盘上。沙盘上面树影婆娑,碧水如练,各色各样青石微雕的宝塔、石桥、亭台楼阁布置错落有致,“夕阳古枫”“郑滩沧波”“大圣宝塔”“文峰飞虹”等昔日古枫十景清晰可见,大到寺庙,小到盆景,1000多件工艺小件都是张炳林老人亲手雕刻而成的,盘中栽植的微缩植物如金钱蒲、针柏、翠竹等生机勃勃,真是巧夺天工、精湛无比。盘内的每一座山、每一所园林、每一个寺庙背后的故事,张炳林都如数家珍,了如指掌,如惠风堂、千年盐河遗址,长廊、味根园,还有以吴家祠、大土山、文峰塔、花园桥、双灰山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遗址,以文园、绿净园为代表的园林遗址、明清桥梁遗址,有渔櫵耕读的农耕文明也有代表忠孝节义的牌坊遗址等。
刘延安在《携子重游醉枫庐》中写道,庐外紫薇开,芬芳醉石台。园中天地大,畅叙写春来。醉枫庐不仅以枕水轩内沙盘而闻名,此外还包括张炳林老人亲手栽培的盆景,其中大多数是雀舌松,将整个院落衬托得生机勃勃。张炳林老人说:“盆景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称得上好的雀舌起码要几十年以上。”
如今的醉枫庐,不仅成为丰利古镇重要的文化传播基地,同时也成为丰利古镇吸引众多游人观光、旅游打卡的胜地之一,促进了丰利古镇经济文化发展。
如果说醉枫庐是丰利古镇的“前世今生”,那么,张炳林老人毫无疑问就是丰利古镇“前世今生”的见证者、传播者与开创者,不仅见证了历史、开创了未来,更多地促进了丰利古镇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发展,成为丰利古镇名副其实的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