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寓教于乐的科普教育不妨多些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16版:时评       上一篇    下一篇

□刘予涵

14日,来自市区多所学校的20余名南通博物苑“小小科普员”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四维影院观看了微电影《熊猫滚滚寻找新家园》。除了画面3D立体外,随着剧情需要,场内还有风吹、水雾、座椅震动、腿部触碰等感觉。大家怀揣着兴奋与好奇,和熊猫滚滚一起踏上一段神奇的旅程,不时爆发出惊叹和欢呼。

(1月15日本报6版)

沉浸于3D立体画面,置身于栩栩如生的标本周围,仿佛让小朋友们走进大自然之中,从而加深对自然的理解,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此科普教育,让人心驰神往。

科普是提升中小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各地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大量的科普活动。然而,很多科普活动形式单一,学生在活动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效果不太好。

科普本身就富有趣味性,只有亲身体验和探索,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何况,中小学生科普和成人科普不同,中小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大,是最容易培养科学素质的群体。因此,针对中小学生的科普应多些寓教于乐、寓学于趣,注重动手参与和互动体验,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不仅是顺应孩子天性的教育方式,也能够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在快乐中学习科学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恰恰需要独立思考和深度体验。科普教育该如何开展,虽然没有标准范式,但如果我们从少年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内心期待出发,从教育的内在规律出发,多些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的科普方式,就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