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八次血浆置换从鬼门关拉回他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12版:健康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患者给医护送锦旗。

晚报讯 近日,身患血液病急症一度陷入昏迷的刘先生,在经过通大附院血液内科医护人员为其进行了8次血浆置换,历时半个月的治疗后,终于完全清醒,并最终康复出院,一次惊险的“生死时速”抢救在通大附院血液内科上演。

刘先生今年43岁,正值壮年的他是家中的顶梁柱。前不久,刘先生突发高烧,且持续不退,被家人紧急送到通大附院救治。当时,刘先生已经神志模糊,经过检查血常规显示血小板6×109/L。通大附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杨力在接到会诊请求后,迅速赶赴现场,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初步怀疑患者可能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据杨力介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少见、致死性极高的血液病急症。其临床表现可出现意识异常、发热、血小板减少、贫血和肾功能不全等五联征。多数发病急骤、进展快速、病情危重,容易误诊、漏诊,未及时、正确治疗死亡率高达90%以上。

当刘先生被收治到血液内科后,他的病情急剧恶化,出现了严重的谵妄,胡言乱语,躁动不安,甚至有攻击伤人现象,后期陷入深昏迷,这使得治疗难度进一步加大。

“不管治成什么样,只要活着,孩子回家有爸叫就好。”面对如此复杂和凶险的病情,患者家属曾一度陷入绝望。

因治疗过程需要大量血浆,杨力紧急联系输血科说明情况后,在关键时刻争取到了可供置换的血浆。根据患者复查的结果及病情的变化,为刘先生进行了共8次血浆置换,总置换血浆使用量约16000ml。在各项指标趋于稳定之后,继而增加了特殊靶向药物治疗,以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最终,经过半个月的救治,患者彻底转危为安,各项指标与正常人无异,这让患者家人惊喜不已。

“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奇迹。”刘先生出院后特地来到医院,向医护人员送上锦旗,表达全家人的感激和敬意。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率较低,但病死率高,患者的救治时机稍纵即逝,这对医生在面对复杂病情时能够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提出了很高要求。”血液内科主任刘红教授介绍,“刘先生能够顺利康复,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记者李波 通讯员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