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政风行风热线 上一篇 下一篇
市民:
能否介绍下“先诊疗后付费”模式?
市卫生健康委财务处(审计处)
处长高明:
“先诊疗后付费”是市卫生健康委于去年年初重点推行的一项便民措施,旨在解决患者就医时反复排队缴费的问题。同时,针对老年人携带实体卡不便及智能手机使用不畅等问题,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和体验。
2024年,市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行以信用承诺为基础的市属医院门急诊“先诊疗后付费”新模式。该模式自去年7月1日起,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市第四人民医院开始试点。到去年11月中旬,在市属8家医院全面推行。由于推进时间短,部分市民可能对此尚不了解。截至目前,市属8家医院及通大附院的签约人数约12万人,使用人次约33万人次。
“先诊疗后付费”是指患者挂号后只需支付一次费用,凡在南通地区参保且医保状态正常的患者,在我市市属医院门急诊均可享受此服务。患者可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人工窗口或自助机等方式挂号,并自愿选择先诊疗后付费,签署信用承诺书后即可享受。签约后,患者可完成诊查、检查、化验、取药等全流程操作,全程无需再次缴费。门急诊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检查、化验及处方,并形成就医明细清单交予患者。虽然患者没有多次排队缴费,但每个阶段的用药、化验内容及总费用都会明确告知患者。患者在离院前,可合并一次性支付所有费用。支付方式多样,包括人工窗口、自助缴费机及手机App线上支付。线上线下均可享受医保政策,不影响医保政策的兑现。
对于不能熟练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和儿童,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尤为便利。以老人为例,子女可通过国家医保App或医院微信公众号,将老人的医保信息绑定至自己的手机中,子女就可以为老人预约挂号,解决老人在医院排队挂号的问题。老人只需按照预约时间和诊室前往医院诊疗,诊疗结束后告知子女,子女即可通过手机为老人支付相关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