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幸收到一本友人赠送的南通诗词协会定制的挂历,上面印的都是会员的原创作品,满满的诗情画意。
一本挂历,装满生活的回忆。
忆当年,我的奶奶也是一个上过私塾的大家闺秀,最喜欢在挂历上记录家中即将要做的大小事务,有时甚至会在上面记账,若钱花多了,会很心疼。母亲就会笑着安慰她,你的钱都是子女孝敬的,该花的总要花。
我的母亲每次收到父亲来信,只要提到回家探亲的日子,母亲的脸每天都是晴天,走路更轻盈,做事更麻利。母亲最喜欢在挂历上做的事,就是画日子,每画掉一个,离父亲回家的日子就更近了一步。或许,这就如小林所言:记录的意义,是让幸福可翻阅。
挂历对我最大的作用,就是记录没完没了始终背不熟的英语单词。特别是临近高考时,我天天被英语单词折磨得头昏脑涨,没办法,只得将生涩难背的单词写在挂历上,便于熟记。那时,挂历的每一页都写得密密麻麻,就像爬满了小蝌蚪,我自己看了心里都发怵。
在我家,挂历最后的归宿,就是被母亲裁成记事本大小,装订起来,那就是一本妥妥的草稿本,归我专人专用。
光阴弹指过,我现在是脚踏中老年分界线的年龄段,时常要在挂历上记一记这天要做的事,搞得老母亲甚是疑惑:你现在记性这么不好吗?
人生几十年,挂历一直伴随左右,记录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平常日子。这个老朋友,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