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勇
时序更迭,岁末将至,新的一年正悄然铺展其无尽的日夜。回望即将翻过篇章的2024年,诸事尚算平稳,唯独小说创作的田地似乎略显荒芜。仅有两部中篇小说与三部短篇小说得以面世,相较于往昔,这份成绩单难免显得有些单薄,仿佛是一场自我设定的退潮,引我警醒,令人深思。
究其缘由,或许是我心中那份不羁的念想——试图让笔下的小说超脱其固有的形态,更加贴近那立体而生动的现实生活。也就是让所写的小说不要太像小说,目的是把所有虚构的脚手架全部拆除,生活的真实骨架依然屹立不倒。为此,我尝试着向散文借径。然而,这一年的实践,如同在荆棘丛中漫步,既艰难又不易被世人所悦纳。一方面,这样的探索难免带着几分冒犯,行文间难免磕绊;另一方面,为了缓和这份冒犯和磕绊,我不得不倚重于那些看似闲散却暗藏机锋的“闲笔”,它们虽赋予了作品以新颖、坚韧与厚实,却也使整个作品显得质朴笨拙,少了些飞扬的灵动。
但这一切似乎又不是全然的问题所在。当这些作品最终成形,它们所散发出的独特韵味,那份坦诚与潜能,不仅感动了我自己,也让我的忠实读者感受到了文字背后的力量。
这一年里,我更多地沉浸于散文与随笔的创作之中,竟也收获了二十余篇关于汉字的兼具学术性和趣味性的随笔,既是对过往理解的总结,也是新的探索。此外,一百余篇三千字到一万字的随笔与散文(已有二十五万字见于南通市级以上报刊)如泉般奔涌,嬉笑怒骂,亦庄亦谐,持枪携棒,尽显真我,那份自由与畅快,令我不能自拔,一度懒得回过头去写小说。
在这个被即时享乐与多媒体包围的时代,文字阅读似乎成了奢侈。既然读者寥寥,我便索性放纵自己,写自己之所想写,言自己之所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究是我们大家的,既然都不可能捡到多吃多占的便宜,且容我按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合法适度地表达对生活和世界的体悟和评价。
读者再稀少,却不可能一个都没有,相反,剩下的都是铁杆读者。恰如李敬泽老师所言:“每次出书,对我来说特别美好,忽然有一个读者、一个不认识的人,说我读了你什么书,或者一篇文章,写得真好!这时候,我的反应就是表面上谦虚,内心狂喜,我会压抑着,然后回到家打开电脑,把文章调出来,自己再欣赏一遍,越看越觉得写得确实好。”这话说的仿佛就是我自己。不管是在微信朋友圈、微信,还是日常习惯读纸媒的朋友中,认识的、不认识的,突然在我面前整段背出我某篇文章中的一段或一句,我便觉得写作值得,汉字被我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就那么安放在一篇篇文章中,也值得。
这一年还读了十来本于我颇有启发的书,写过几篇书评。远行至重庆和大凉山采过风,一路行走,一路收集素材。还有许多文章没安排出时间来写,还有好几本原本打算读完的书依旧在案头积着灰,还有好几个原本计划好要去的地方抽不出时间去,还有好几个有必要深聊的朋友彼此尚未找到能够在一起畅聊的时间。
我知道,不用焦虑,也用不着焦急。人生过半天过午,五十之后应该主动放慢脚步,从容一些才好。在时光的悠悠流逝中追寻愉悦,于日常的细微之处拥抱宁静,是这个年龄应有的态度和心境。
我始终感谢生活,感谢我遇到的每一个人、所经历的每一件事。他们仿佛是在我生命中必然会出现的那个人、那件事。这一年,我遇上了三十年前无意间亏欠我的大学同学,偶然相逢,泯然一笑,他替我做了两个小时的景点介绍,像回报我当年因他而无故遭受的那一点形同铁锤击身的疼痛和委屈。
有一天读汪曾祺的《生活之味》,有一段话讲得太好了:“我心中最为迷人的风景,无外乎清晨打理花草,闲暇时煮一壶好茶,在阳光下悠闲小憩,于绵绵细雨中漫步,夜晚则在柔和的灯光下沉醉于书页之间。在这悠长的岁月里,一手把握着生活的烦琐,一手紧握着心中的浪漫,任凭外界花开花落、云舒云卷,自能咀嚼出无穷的韵味,享受无边的悠闲。”这正是我内心深处向往的生活图景,在喧嚣与纷扰之外,寻觅一片宁静的天地,与时光温柔相拥,细细咀嚼生活的每一丝甘甜。
如今回过头去看过去所获之欣喜、所受的迷惘,所有的困惑和挫折仿佛就是一篇漫长的小说中一个一个必须经历的情节,是必不可少的、无法绕行的。我常感叹,岁月宛如一个精巧的匠人,精心雕琢着每一个刹那,留下一丝丝醉心的芬芳,为的是在阳光倾洒的时候,将大地点缀得斑斓多彩。在这一程一程温柔的时光里,也许只有从容不迫,才更显自在而优雅——学会珍惜此刻,学会在平凡的日子里寻觅那份属于自己的存在意义和创作价值,是五十知天命的写作者应该修行的心境。
过去还没有实现的梦已不必强求,未来还能做和能做成的事也大可不必操之过急,更没必要拔苗助长。江风轻扬,晨花初绽,日复一日地过着简单的生活,年复一年地领悟着尘世的真谛。生活无须过于拥挤与繁忙,笑容也无须刻意与造作,一杯清茶、一卷好书、一段令自己满意的文字,足以抚慰心灵。
怀揣对生活的热爱,追寻所遇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每一段景色中的闪光点,行诸文字,或不示人,或可示人。文字可长可短,感情可浓可淡,可以是小说,也可以是散文,还可以是诗歌和文学评论,甚至可以是歌词,无论哪种文体、哪种呈现方式,都尽心尽力、用心用情,珍惜每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感恩每一次与文字相逢的机会,将那些看似平凡无奇的日子里蕴藏着的幸福,一一变成无愧于天地万物、世道人心的文字。
这么多年的时光证明,我能做好和能做成的事情只有读书和写作。在这读与写的过程中知足常乐,在读与写中顺其自然。所遇所见,来则淡然处之,去则释然以对,张弛有度,自得其乐。
年末岁首,愿你我都能在生活的旅途中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芬芳。无论是晨光熹微,还是夕阳西下;无论是风雨如晦,还是晴空万里,我们都能以一颗貌似激情万丈却坦然释然的平常心去面对、去感受。世间真正的美好,往往就藏匿在那些看似平淡却不平庸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