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国
1月7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发布。政策围绕老百姓密切关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多项改革措施。在就业方面,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各地区不得在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方面设置影响人才流动的政策性障碍。
(1月8日本报8版)
长期以来,由于户籍制度的壁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者的流动性,尤其是在社保、医保等公共资源的享受上。此次政策的推出,实际上是打破了这一“枷锁”,让人才流动更加自由。尤其在就业市场中,不再要求“户籍地参保”,而是让劳动者在工作地缴纳社保。这意味着,跨区域的劳动力可以真正做到“同工同酬”,实现社会保障待遇的公平。
破除户籍壁垒不仅是社会公平的体现,也将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当劳动力可以更自由地跨地区流动,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将大大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另外,打破户籍壁垒还有利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劳动力的高效流动将推动国家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在新时代的大市场背景下,国家将从更加灵活和高效的劳动力市场中获得更多优势。
打破户籍壁垒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强调的是,一些地方出于本地区资源保护的考虑,可能会在社会服务或公共资源的分配上设立障碍。因此,政府必须通过严格的监管和政策督导,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壁垒,确保全国范围内的公平竞争与资源优化配置,这也是推动劳动力流动和经济均衡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