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华
珠算,是人类文化瑰宝。“中国珠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坐落于南通市濠河之畔的“中国珠算博物馆”馆藏的算盘乃国之拱璧。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珠算历史的萌芽阶段可追溯至西周时代,经考古发现的“西周陶丸”是西周时期作计算用的算珠。自春秋至汉代,“算筹”成为中国古代的一种计算工具。东汉《数术记遗》记载:“刻板横为九道,竖以为柱。柱上一珠,数从下始”。从算筹、游珠算盘、筹码算盘的不断衍变,直至六朝末年改成珠算盘。北宋苏轼在《楞伽经》中写道:“后世达者,神而明之,如盘走珠,如珠走盘,无不可者”。北宋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卷末的赵太丞药铺柜台上,即绘有算盘的图形。这证明宋代已在民间流行使用算盘了。此后千百年来,珠算盘逐渐成为人们广泛适用的计算工具。
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现藏有历朝历代的算盘2000余件。算盘按用途可分类为:通用算盘、专用算盘、工艺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