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数字化接处警 无人机与AI辅助赋能警情“智”处

日期:01-08
字号:
版面:第A05版:南通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去年3月23日,南通110接到群众报警称,市区某小区有一男子蹲在楼顶边缘,非常危险。由于报警人对小区环境不熟悉,无法说清具体位置,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接警指挥大队一边迅速指令辖区派出所出警,一边通知警航“飞控中心”辅助现场处置。随即,一架警用无人机从万象城警务站无人机方舱扶摇直上,很快到达事发小区。经过短暂搜索,无人机镜头精准捕捉到了该小区17幢楼顶边缘站着一名男子,拉近观察,还发现男子手中持有一把刀具。经过空、地协同,民警有惊无险地将这名意欲轻生的男子救下。

“以往在接警过程中,特别是遇到具体位置不明确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排查。现在通过警用无人机就可以实现快速精准定位,并且通过实时回传画面,为处置指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接警指挥大队大队长孙志勇说,警情处置中采用警用无人机进行协助,具备启动速度快、空中视角优、隐蔽性能好等优势。

2024年,在对近3年市区12类110警情点位、出警时长等要素全量分析的基础上,南通公安科学布建了37套警用无人机方舱,开发建设警航实战管理平台,实体化运行警航“飞控中心”,设定46条空中巡线、120架无人机全天执飞,实现“方舱一键响应、飞机自动巡飞、视频实时直播、数据在线识别”。同时,设立专门的飞行操作岗,接受接警指挥大队的调度指挥,全天候与110接处警联动响应,5分钟之内警用无人机即可抵达现场,赋能警情快处。目前,警用无人机日均支撑警情处置9起。

此外,针对市民电话报警遇忙,南通110将通话从排队列集中转接到语音机器人队列进行智能交互,通过AI智能机器人对警情进行初步判断,将重要紧急类警情优先转接到值班长座席,对非重要紧急类警情进行智能引导,在对话中根据掌握的信息自动形成工单。2024年,AI智能机器人辅助接警3182起,帮助群众自助移车82万余起。

“大幅缩短了响应时间,将宝贵的110资源留给紧急求助报警的群众。”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董昊炜说,以往早晚高峰时段,移车求助类警情占用了大量110资源,现在通过AI智能机器人,按照预置流程与报警人自动交互,报警人录入车牌、地址等信息后,AI智能机器人通过数据库提取车主联系方式,自动语音应答和短信功能通知车主,并向报警人发送警情正在处理的告知短信,解放人力的同时,让警情处置也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