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双向联动
携手12345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日期:01-08
日前,南通110接到群众报警,称一居民小区附近正在进行地下管道施工,有人不小心掉进坑道,人已被救起无大碍。接报后,接警员将该“双非”警情推送至12345平台协同处理,同时指令辖区派出所派员到场维护现场秩序,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后续工作。
“将12345大联动平台148家成员单位细划分为三级,实行分级联动响应,同时强化首接负责,紧急情况由110先行派警处置,交叉事项则由12345转办联合调处。”孙志勇说,按照12345受理非紧急求助、110受理处置紧急警情的职能定位,市公安局牵头梳理制定了《市本级12345、110分流转办事项清单》,明确110转12345的13大类、68小类事项,12345转110的9大类、61小类事项,在明晰两平台职责边界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一键转接、三方通话、系统推送”转办机制。
面对警单、工单流转不畅这一双向联动的“老大难”问题,我市在全省率先形成市、县两级平台技术标准体系,通过升级改造110、12345现有平台或融合联动指挥平台等方式,建立警单工单在线交互通道,实现双向派单、跟踪督办、反馈回访、智能监管,做到对接事项网上流转、互联互通、全程可溯、闭环运行。“打通了流转的‘肠梗阻’,分流互转更加快捷,极大提升了协同成效。”孙志勇说。
同时,发挥110与12345平台覆盖广、信息灵、反应快的优势,加强对两个平台双向联动数据的应用开发和分析研判,激发数据应用活力,为决策管理、综合指挥、矛盾化解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高效联动,双向赋能。2024年,南通市、县两级110平台向12345在线平台分流“双非”警情48721起、受理12345在线平台分流群众紧急报警求助13097起,市公安局承办大联动平台工单38388件,按时签收率、办结率均为100%,综合满意率达96.5%,“南通模式”经验做法入选国务院办公厅政务信息交流案例。
本报记者张亮 本报通讯员苏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