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十项措施
民警处警到场速度提升27%
日期:01-08
“有个老太太卡在阳台上无法下来了,你们快来救人啊!”上月4日上午,南通110接到群众报警求助,称市区某小区有一名老人卡在5楼阳台上。接警员迅速通知辖区秦灶派出所和消防部门联动处置。民警和消防队员火速赶到现场,发现老人卡在不锈钢防盗窗顶部,动弹不得。民警一边安抚老人的紧张情绪,一边配合消防队员助其脱困。所幸救助及时,老人除了手部有些许擦伤外,并无大碍。从接警到将老人成功救下,整个过程仅耗费10余分钟。
警情处置快一秒,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就多一分。围绕报警人最关心的民警处警到场时间问题,2024年,市公安局出台《全市公安机关加强和改进110接处警工作十项措施》,全流程细化、量化16项具体标准和要求。
在接警环节,我市公安机关实行错峰勤务、潮汐勤务,根据不同警情分类制定接警用语模板,提高询问效率,110报警电话一次拨通率全年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在派警环节,坚持“一警多派、边接边派、接指同步、分级处置”,明确不同警情的派警对象、派警方式、派警速度,建立相邻席位派警协作机制,紧急警情指令30秒内下达至路面就近警力。
在出警环节,深化巡处一体化改革,在重点路段和区域全覆盖巡逻;规划布建25个“通城智慧警亭”,“7×24小时”值守;积极推行“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建立66个“135”快反圈……由原来的“坐等警情”变为动中备勤、巡中出警,民警处警到场速度提升27%。
在处警环节,严格执行出警、到场及处置结束“两签到”“三报告”制度,严格按照110接处警规范标准开展现场处置。去年,“全访评”民意监测中心回访数据显示,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接处警工作满意度同比上升2.1%。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南通110接警总量达348.64万起,较2023年下降3.79%,这也是近年来南通110接警量首次出现下降,其中,打架斗殴等街面“六类警情”下降17.3%,刑事案件发案数下降28.9%。
“110警情是社会治安的晴雨表,也是群众工作的风向标,我们持续通过打防结合,让平安看得见、更可感。”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主任唐金亮说,2024年,南通公安结合社会治安实际,持续开展“冬春攻势”“夏季行动”“秋季精准清除”“冬季行动”等系列专项行动,一季一专题、一月一攻坚、一周一收网、一天一行动,同时创新部署“夜经济专项巡控”“网格化立体加密巡控”、群防群治“蓝背心工程”,落实车巡、人巡等“七巡”措施,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推动社会治安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