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洒
东窑厂桥头,彩钢棚小店,热气蓬生。
店外,电瓶车、三轮车排队,一男客在啃整根的甘蔗。屋里,娘子、米袋排队。米粉囤了四大脚盆,其中的两盆拌了红枣肉。
小黑板,蒸糕须知。白糕:干粉35~38斤,湿粉45~49斤,30元;甜糕:干粉30~33斤,湿粉39~43斤,32~33元。
一台碾米机,两只蒸霸,两张方台。两位老大妈,60多岁,忙里忙外。溲粉、烀糕、掇笼、搙糕……
当年的土灶换成了蒸霸,木质糕甑换成了不锈钢蒸笼,拌米粉的藤盘换成了塑料长脚盆,挨糕的鞋底线换成了尼龙丝线。但不变的是家乡新年的味道。
新出笼的米糕,装上电瓶车,一小娘子拿出一张50元钞票。老大妈找回一张20元钞票,又眨眨眼,侧身从饭袒里拿出1元硬币,塞进小娘子手心。
小娘子颈脖子一缩,偷偷一笑,电瓶车嘟嘟嘟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