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驼背

日期:01-07
字号:
版面:第A12版:晚晴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章旭

我的婆婆有两个儿媳,但在我们家却从未发生过“婆媳大战”。生活中的琐碎带来的烦闷固然会令人情绪失控,但我们都是冷静克制之人,更深深明白一家人应该相亲相爱。偶尔两代人的观念发生碰撞,我们也会在各抒己见时提高音量。然而,我也会及时刹车,因为我只要看见婆婆转身的动作,便明白她不想再纠结于这个话题了。我们能达成这样的默契,是因为我只要看见婆婆因为腰椎间盘突出而弯曲的背就会涌上一股心酸。

一次,我们因为孩子饮食问题拌了几句嘴。婆婆默默走进厨房,准备处理儿子的饭菜。她的背影,因为沉默忍让而显得更加矮小可怜。我鼻子一酸,说:“妈,也怪我们没本事,您这个年纪还要为我们操心。”婆婆笑道:“这叫哪里的话,我也是家庭的成员,我愿意替我儿子撑一撑这个家啊。”

看着驼背的婆婆,我实在难以想象她年轻时候能有165厘米高。但是看到她两个高大帅气的儿子,什么人都会觉得婆婆肯定没有撒谎。婆婆出生在饥荒年代的苏北农村,一辈子勤俭节约,培养的两个儿子都选择了投身军营。婆婆理解儿子们的满腔报国志,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儿子们扛一些家庭重担。这一扛,又过去了八年。

回想八年前初见婆婆时,她的背就已经弯了,努力挺直的情况下也不高了。当时的她,靠在1米78的儿子身边,笑容可掬。看着挺拔精神的爱人,再看看弯腰驼背的婆婆,我明白了,她将所有的养分都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了她的孩子。那弯曲的背,是岁月的积累,是她经历了苦难的见证。想到这里,我顿时对老人家生出了很多的敬意。后来的生活证明了我当时的判断没有错。她像是石头铺在地上那样,死心塌地守护着儿孙的幸福。

前几年孩子小,每次一起出门散步,我们的组合都是这样的:我牵着大宝,婆婆背着小宝。我常常想要阻止婆婆去背孩子,不想让她的腰被压得更弯。她常常笑呵呵地说:“我这样的背最适合背孩子了,他们趴在上面都很有安全感。”许是真的如此,小宝趴在背上显得非常惬意,从来不会伸手向我要抱抱。她是奶奶背上的第三个孩子了。第一个趴在奶奶背上长大的孩子,是她的堂姐、大伯哥家的小女儿。

婆婆的背在没有背孩子的情况下,也已经弯得很厉害。听说她腰椎间盘突出很多年了,很早的时候就直不起来了。她早些年忙着家中事务,没有太在意,等到儿子们大了,又因为工作太忙,几乎腾不出时间陪她做手术。直到去年,爱人提前休好了假,带着她去找专家诊疗。专家告诉我们,婆婆的脊椎弯曲时间太久了,手术风险大、收益小,让我们回家好好商量商量再决定。爱人看着所剩无几的假期,很是懊恼。婆婆安慰他:“不碍事,我自己会注意的,别影响你的工作。”

婆婆的背何时才能直起来呢?这几乎成了一家人的心病。

婆婆却丝毫不在意,她说她不觉得疼,就没事。我想,或许也正因为她从不向家人提出要求,大家才在早些年忽略了她的背。而婆婆自己对此则表示,现在家庭和谐、儿孙兴旺,这就是她想要的日子;其他的事情,在她心里不是最重要的。

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尔伍德说:期望是一种微妙的暴力,因为这是要求别人顺从我们的意志。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受的苦,就像一条河流因为云和树的倒影而受苦,并不是因为云和树。婆婆没有文化,却和这个作家的想法不谋而合。对于物质的贫乏、肉体的痛苦,她从不责怪任何人。然而,她内心的富足和强大却在不经意间滋养了她深爱着的儿孙。儿孙的欢乐是她脸上的微笑,儿孙的痛苦是她眼里深深的悲伤。作为儿孙,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走不出她的心灵。

我真希望有一天,这位淳朴的老人能够挺直她的腰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