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精疲力竭地靠在医院的墙上,浑身湿透……
思绪拉回到下午5:30,窗外狂风怒吼,豆大的雨点如同千军万马狂奔而来,“噼里啪啦”打在窗户上。我在挂钩上摇晃,心中不免为那个远在学校的孩子而担心。今天他早上出门上学时,没拿伞呐!突然,家门被猛地打开,一个女人一把抓起我,义无反顾地冲进了雨中。我尽力舒展着自己的身子,可汽车溅起的水花还是打湿了女人的裤子。终于,女人来到了孩子学校门口。她停了停,望见了三楼过道中还亮着灯的教室,快步走进了学校。
“咚!”木门被女人用力推开,她招呼着自己的孩子:“小宝!等急了吧?快来!”
母子二人顺利回到了家,可上天似乎和他们开了个玩笑。因为昼夜温差变化,孩子当晚开始高烧。女人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又很快冷静下来,起床、穿鞋、开车,一套动作没有任何拖泥带水。我被女人举着,又一次冲入了风雨之中。
到了医院,医生给孩子检查,开药、抽血、挂水,女人则在一旁不停安慰着正在痛苦呻吟的孩子。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孩子躺在病床上,左手手背上扎着针,头顶的药水瓶中的药水正在一点一滴地流入孩子的血管。孩子的呻吟声越来越小,最后沉沉睡去。坐在一旁的母亲,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可她仿佛浑然不觉,一遍又一遍地轻拍着孩子的右手手背。
过了半晌,孩子的烧开始退了,眼神也恢复了一丝神采。母亲独自一人喃喃自语:“小宝,你吓坏妈妈了。”她的眼神里夹杂着几丝辛苦,但更多的是欣慰与庆幸,就连眼角的鱼尾纹也舒展了一些。我意识到,是母爱,让这孩子免受风雨的侵袭;是母爱,让孩子免受疾病的痛楚;又是母爱,为孩子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
夜,更浓了,我靠在医院的墙上,保护着他们,保护这份伟大的母爱。
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六(5)班 王玉珏
指导老师 蒋建芹
元旦
时光就像一条永不停息的小河,匆匆地、悄悄地从人们身边流过。不知不觉中,一个值得回忆的旧年匆匆地走了。迎来了一段新的岁月,人们又开始了一段旅程。
新年来了,大街上、超市里、菜市场里人山人海。有的买菜回家烧饭,有的买礼物探亲访友,有的带着孩子在家里除尘迎新……
元旦早晨,我听着鞭炮声睁开眼睛,想着自己在过去的一年里有过汗水,有过快乐,有过悲伤,也有过感激……
新年第一天,我学会了煮饭、洗衣服、打扫卫生。虽然这些事情微不足道,但对我而言是有意义的,因为它让我学会了独立。
告别了旧年,我们跨入了新年的第一天。我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一条新的跑道。也许,我还会在这条跑道上跌倒,但仍会坚强地站起来,顽强地向重重困难发起挑战。我坚信,狂风骤雨后总会有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
海门区能仁小学二(4)班 黄文萱
指导老师 施冬梅
参观蓝印花布博物馆
周二早上,我心里乐开了花,因为老师要带我们去蓝印花布博物馆啦。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开开心心地走向博物馆。到了博物馆,大家被分成四个小组,每人拿到一张纸。大家兴奋地趴在桌上开始创作。先写序号,接着把纺车、梭子、刻刀、黄豆粉、石灰粉、兰草等工具和材料的名字写上去,然后在布上找图案。我眼睛瞪得像铜铃,生怕错过什么宝贝图案。
之后,我们跟着讲解员来到一个很宽敞的展厅,展厅里的桌子排列得整整齐齐。我们每七人一组,第一个人拿起印章,“啪叽”一声,盖出了一个漂亮的印章,然后传给最后一个人。大家干得可认真了,纷纷拿着小锤子,“咚咚咚”地把卡纸上的洞敲得圆溜溜的。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在纸上大展身手,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啦。
准备工作做完,一块洁白的布出现在大家眼前。讲解员像个指挥官,指挥着我们把印着图案的卡纸盖在布上,然后用黄豆粉和石灰粉混合的魔法粉洒在上面,最后用刮板给布来个全身按摩刮灰。弄完这些,我们再用吹风机呼呼地在布上转圈吹,吹完后把有粉的一面露在外面,没粉的那一面藏起来,折成一个小巧玲珑的正方形,再跟着讲解员去给布泡个澡。
泡完后,工作人员把我们带到另一个神秘的小屋。在小屋里,刚刚泡完澡的布被打开,干净的水像瀑布一样冲下来,大家边冲边用刷子把布上的灰都赶跑。最后我们把布送去烘干,烘干后的布被夹在外面夹子上晒太阳。
活动结束前,我们还和亲切的吴元新爷爷一起“咔嚓”一声拍下了欢乐的合照。这一天简直棒极了,肯定会成为我心里一段超难忘的回忆!
南通市城中小学二(3)班 陈宋依
指导老师 韩亚男
腌齑豆瓣汤
“三天不吃腌齑汤,脚骨郎里酥汪汪。”这句话讲的就是腌齑豆瓣汤。
今天,我要做一位大厨,教大家腌齑豆瓣汤的做法。首先,开火,把油倒入锅中,再把豆瓣放进去炒一会儿。然后,把腌齑倒入锅里,炒到半熟,加入清水,焖3~5分钟,直到水沸腾。我掀开锅盖,香味扑鼻而来,一道美味的腌齑豆瓣汤就大功告成了。
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味道真鲜美。腌齑豆瓣汤正是因为它简单朴素的做法和清香可口的味道深受海门人民的喜爱。腌齑豆瓣汤就像一根线,连着我和家乡。未来不管走到哪儿,都能记起自己的家乡。
东小长江路校区二(4)班 茅沐宸
指导老师 谢颖莹
我的第一笔阅读“存款”
上星期,我得了一件新宝贝,它是一本“阅读存折”。这是冯老师为我们每个人准备的礼物,希望我们像积累财富一样积累阅读量,成为多读书的小富翁。这个周末,我就存入了第一笔阅读“存款”,足足60分钟,计60分。
我和妈妈约定好,每天阅读20到30分钟,就可以存进相应的分数。爸爸、妈妈都是我的操作员,每积满1000分就可以得到一件阅读小奖励。这第一笔存款可是我周末两天见缝插针阅读攒出来的60分钟,读的是孙幼军老师的童话《小猪唏哩呼噜历险记》。有了这本神奇的存折,每天阅读会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希望能在明年世界读书日前存到10000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通过点滴积累,我们都能成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阅读小达人。
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二(12)班 张煜恒
指导老师 冯旭
校园特种兵
校园在别人眼中是游乐园,是第二个家,而在我们班同学眼中是“战场”。
近日,我班发现了一些人高马大的“特种兵”。他们不顾自身危险,为同学们探探“敌人”的虚实。
这些特种兵们一到下午大课间,就像一阵风一样去走廊的掩体后侦察。他们分工有序,队长用手高举着红领巾,剩下的人就去不同掩体后进行侦察。伴随着“一组就位”“二组就位”的口号,真正的行动开始了。
今天下午的课间,他们又不出意外地出去侦察。只见特种兵们训练有序,等待“敌方”来。这时“三大天王”走了过来,特种兵们神色慌张,但依旧坚守阵地。只见最前面的小周大惊失色地跑过来,眉头紧锁,说:“敌方离我这大约二十米,我们怎么办?”队长先让一个人去向班里报告“三级警报”,等到敌方离我们还有十五米时,又让一个人马不停蹄地去向班里报告,嘴里说着“二级警报”。此时,班里的人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有的慌乱整理着书桌,有的急忙跑到座位上,装出一个什么都没干的脸,还有的还想着等“一级警报”再回班级。
特种兵们拉响“一级警报”。这时的场面真的非常壮观,只见“大罗”把手中的红领巾向下一挥,我们班同学都坐在位子上,特种兵们仿佛在跑百米比赛似的,争先恐后地回到座位上,说着:“来了,王老师、龚老师他们都来了。”老师们来到教室里,还夸我们表现不错,此时,我们心想,这还要多谢我们的“特种兵”啊!
但计划也有失败的时候,因为撤离不及时,特种兵被劈头盖脸地训了一顿。这就是我们班的“特种兵”,你们还有什么趣事吗?快来分享吧!
南通市城中小学六(8)班 张景豪
指导老师 马国福
我的心爱之物——闹钟
在我的书桌上,静静地躺着一个与众不同的伙伴——闹钟。
我的闹钟可爱又帅气。瞧,长方形的身体,穿一件黑色夹克衫,上面印着三只小熊。它的玻璃晶莹剔透,里面住着三根指针。秒针像一个活力四射的少年,飞快地转动着;分针像一个沉稳健硕的青年,勇往直前;时针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人,虽然步履蹒跚,但依然走好每一步。
我和它之间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记得那次,我因为睡得太晚,早上久久不能醒来。正当我像毛毛虫一样在床上蠕动时,叫醒我的重任便落在了小小的闹钟身上。我拼命用双手拍打着蒙眬的双眼,好似被胶水粘住了似的,怎么也睁不开。就在这时,闹钟开始履行它的责任了。它唱出响亮又婉转的曲子,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沙漠中的一滴水,给了我莫大的勇气与动力。我挠了挠头,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迅速穿好衣服,迎接新的一天。彼时,我轻轻一瞥,它正深情地凝视着我,仿佛对我的表现很满意。
我的小闹钟,我的清晨之光,我的心爱之物,它将永远陪伴着我,见证我人生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如师附小五(5)班 杨羽
指导老师 王爱美
田野即景
秋日的早晨,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我怀着愉悦的心情踏上了回家之旅。
刚下车,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到了田埂边。放眼望去,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如同一张巨大的魔毯,铺满大地。走近一看,无数的稻穗压弯了稻子的腰,仿佛在向人们鞠躬致谢。沉甸甸的稻谷,是它们送给人们最好的礼物。一阵微风吹过,如同温柔的手掌轻轻拂过稻田。稻子们随风摇曳,互相碰撞,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秋天的故事。风一吹来,稻浪翻滚,如同石子投入池塘,漾起一圈圈涟漪,美不胜收。
远处的小山坡上,一棵棵玉米挺拔着身姿,像一个个威武的战士。它们从腰间吐露出一根根金黄的玉米棒,好似在向人们展示自己成功的喜悦。火红的高粱高举着小灯笼,如同无数面鲜艳的小红旗,迎风飘舞,为这丰收的田野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我走进果园,映入眼帘的是五彩缤纷的果实,红的、黄的、橙的……一个个果实又大又饱满,饱胀得仿佛随时准备落入大地母亲的怀抱。
我赶忙拿起一个袋子,来到橘子树下。爸爸三下五除二就爬上了树,摘下成熟的橘子往下扔。“鑫鑫,接住!”我欢快地跑着,将它们一个个收入囊中。看着袋子里的橘子越来越多,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不经意间,回望稻田,一群朴实善良的农民伯伯们打着赤膊,古铜色的肌肤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们挥舞着镰刀,辛勤地收割着,是这丰收景象的创造者。
我爱这秋日丰收的田野,它不仅带给我视觉上的享受,更让我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和农民们的辛勤付出。这幅美丽的画卷将永远留存在我的记忆中。
如师附小五(5)班 崔孙鑫
指导老师 王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