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人来人往,许多寺街居民都来捧场消费,这里的烟火气、人情味让人感动。”1月1日,8家“快闪小店”在寺街西南营片区陆续亮相,涵盖文创、非遗、茶咖等多种类型,既承载了南通的文化特色,又融入了现代潮流元素,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
本着“让寺街上演生活,让西南营回归日常”的理念思路,2023年年初起,崇川启动“点亮寺西”工程,推动寺街“一寺一街一巷”和西南营“一环一带一驻地”有序更新,逐步打开街区保护和活化利用新格局,赓续通城千年文脉,让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
2024年是南通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崇川坚决扛起主城区主战场的重任,强化主窗口主力军的作用,对照行动计划在老旧小区改造、破旧片区更新、重点片区建设等方面积极发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民生无小事,老旧小区改造是关乎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2024年年初以来,崇川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共涉及钟秀、城东、虹桥等5个街道24个项目,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累计安装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超5000个。
改好更要管好。崇川编制《崇川区物业管理指导手册》,通过“阳光物管”小区建设,落实业委会(物管会)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向业主公开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公共收益收支等情况。截至2024年年底,全区720个物业管理区域物业管理覆盖率98.2%,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80.3%。154个完成旧改的小区中,71.4%启动收费,基本实现收支平衡的达64.3%,以解决群众关注的物业服务信息公开公示为切入点,建设“阳光物管”小区,覆盖率达80.6%。
重点片区建设也是崇川近年来城市建管的重头戏。继往年的“一街三巷”改造、环城南路亮化、丁古角步行街北入口打造后,2024年,该区积极推动南大街沿街的金树银花大厦、工贸大厦、中央商厦等外立面出新工作,整体“焕新”南大街。任港湾和五龙汇片区,分水岛西岛竣工、通吕运河崇川段(工农路—滨江大桥)生态景观带全线建成、亲水廊道生态景观打造完成。
城市更新,离不开对生态环境保护常抓不懈。高标准建成100条幸福河湖。新建13个园林绿化项目,新增公园绿地超30公顷。地表水市控以上断面优Ⅲ比例和土壤安全利用率100%。PM2.5年均浓度历史最优,为南通在全省年均浓度和改善幅度“双第一”作出主要贡献。
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用心用情
绘就民生服务幸福底色
老旧的混凝土入户门厅已被拆除,崭新的连廊连接起学校大门和教学楼的一段距离,园内的教学场地、生活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等焕然一新……日前,记者来到曙光小学幼儿园,只见多年的老校舍一跃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梦幻城堡”。
“原先我们是一个老旧的幼儿园,现在门庭和长廊连接之后解决了家长接送淋雨的问题。家长对我们幼儿园整体形象的提升非常满意,今年招生工作也非常顺利。”曙光小学幼儿园园长蔡莉说。
曙光小学幼儿园的焕新是崇川加快提升民生服务的一个生动缩影。
2024年,崇川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点滴小事”当成“心头大事”,持续加强区域教育服务供给水平、医疗健康服务、便民服务水平、养老服务质效等方面。
在提升教育服务供给水平方面,崇川深入实施“百校焕新”行动,整体改造提升虹桥二小、实验幼儿园等4所学校。投入近3200万元,实现全区学校教室空调全覆盖,送餐食梯应配尽配。实施期房入学政策,满足学生就读需求。东方剑桥黎明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成功创建省优质园。新增省(市)级普惠托育机构2家,以“小托育”托起千家万户的“大幸福”。截至目前,崇川区共有托育机构33家、幼儿园延伸托班99家,可供托位数4381个。
在加强医疗健康服务方面,崇川完成了市口腔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分设运营。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累计创成市级及以上基层特色科室25个,基层门急诊号次增长20%以上。2024年年底,崇川首家社区康复中心——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唐闸康复分中心成立,共设置床位51张,面向辖区群众开展神经康复、肢体康复、言语康复等各类康复服务。自开办以来,该院康复科共计收治患者50多人。
在提升养老生态服务方面,崇川推行“一综多专·智链万家”嵌入式养老,加快秦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40个服务重点点位建设,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广大老年人享有“身边、家边、周边”的高质量养老服务。目前,崇川已实现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区覆盖,同时建成学田街道果园社区“南川食事”等20余家社区长者食堂,培育发展出近200家为老服务组织。
关心关爱
兜牢民生保障幸福底线
“原来我这个轮椅车进卫生间特别困难,现在把门框拆除安装移门,又增加了坡度,进出方便多了!”近日,家住崇川区唐闸镇街道和谐怡园佳苑4号楼的低保对象达文华驾驶着轮椅车自如地出入改造一新的卫生间、厨房间以及进户门,连连称赞。
为提升困境人群居家安全指数,2024年,崇川通过公益创投项目,借助南通市飞牛小匠社工服务中心专业力量,试点实施的“安居乐”困境人群居家安全改造项目,对最低生活保障、分散特困供养等困境家庭开展居家安全改造,计划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全区所有街道困境家庭居家安全改造全覆盖。
2024年年初以来,崇川秉承“慈心为本、善举为民”理念,打造“情暖崇川”民生服务品牌,探索创新“慈善+”公益模式,用慈善力量点亮困难群众寒夜的微光,将民生“关键小事”办成老百姓心坎上的“温暖大事”。持续开展慈善公益创投,利用民政、妇联、工会、团委等多部门资金,以项目化形式持续为特殊困难群体开展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延伸服务;坚持“小资金、大作为”,利用社区慈善工作站对暂不符合政府救助条件或政府救助后生活仍有困难的群众开展及时救助帮扶。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2024年,崇川坚持完善体系、兜牢底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
在落实就业促进政策方面,崇川取得了显著成效。精准对接供需两端,发挥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快就业”线上平台等载体作用,举办招聘会125场,新增就业3.5万人,帮助3500名“五类”就业困难人员找到工作。持续推进人口导入十大工程,新增驻外招工引才工作站20个,新引进高校毕业生1.35万人,1000名高技能人才来崇川发展。扶持自主创业超3000人。
社会保障关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24年,崇川发放城居保基础养老金3167万元,惠及6173人。建成特殊儿童幼儿园1家,改造提升“残疾人之家”1家。做好特困、低保等特殊群体兜底保障,为1738名特定困难对象购买“低补保”。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800余万元,惠及群众1.3万人次。深入推进安“薪”工程,为2985人追回工资2012万元。
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化作一张张百姓“幸福清单”,印刻到群众的心坎里。本报记者卢铖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