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悼黄步千先生

日期:12-31
字号:
版面:第A15版:夜明珠       上一篇    下一篇

◎徐仁祥

晴天霹雳

早餐后,想起快到年底了,该去探视黄步千老先生了。

顺道去欧佩拉印象城店,特意挑选了刚出炉的蛋糕等松软糕点,知道久病的他牙口不好。

进入阳光公寓4号楼之前,给黄老转发了一个文学评论讲座的音频,准备与他聊聊这个话题。

1009房间,门虚掩。敲门,无应答。过道里四位老人在聊天。

“找谁?”“黄老,黄步千。”“走啦。”“去哪儿啦?”“人不在啦,昨天。”

什么是晴天霹雳?这就是呀!瞬间泪崩。为什么拖到今天才来?早一天,就可以说上话了呀!我责备自己。然而,遗憾是无法挽回的。

生命支柱

人活着,总会追问活着的意义。找到了,生命就有了支柱。烈日下活出清凉,寒风中活出温暖。据我观察,写作,就是黄老的生命支柱。

3月22日,我去阳光公寓拜访。此时的他,“骨瘦如柴”已经不是形容词。

他说在写一组人物素描,虚构的,文学的,计划一百篇。我劝他:“歇歇吧,康养第一。”“来日不多,不能等死呀。”

那天,帮他下载安装了微信网络版。我从他电脑中调出《玉莲》(大概是其名作《濠河边的女人》掉队的一位吧)发到我的微信,演示使用步骤。“以后,你给陈霞发稿件,就这样操作。”

他是汪曾祺嫡传弟子,他的创作满满的“汪味”。每年、每月、每天,他不停地写呀写,享受上苍给他的这份快乐。

望着书橱中他赠送给我的几部作品,不由想道:他活在自己的作品中,这就是他延续的永不枯萎的生命。

多情好客

每年,他都要请几回客。而我,总被他惦记着。

对酒店的菜,他不满意:“没有我烧得好!可惜我已经弄不动了。”

有次看他,他让我带回一碗红烧肉。过后几次问我“味道如何?”“好,确实好。”并非敷衍。他露出得意的笑容。

2021年,黄老招引我三次。再多一次,就变成“季季聚”了。

3月22日,城山路好灶头摆酒,张松林、朱一卉等在座。席间,朱一卉说到通州有本家谱上有唐骆宾王的记载。早前,张松林为濠河桂花岛景点提升,正在考证“骆宾王的下落”。

3月27日,张松林、朱一卉携我到通州区五甲镇福利村19组李自平家,查看这位唐徐懋公四十九世孙保存的家谱。

当年6月,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第六期刊登了张松林的《骆宾王终迹黄泥口有案可稽》。

黄老馈赠的一桌酒菜,助破了一桩千古之谜。

多才多艺

黄老一生历经磨难,在繁复的人生中拼搏。生活折磨他,也赐福他,把他锤炼为一个多面手,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听说过他经商办企业的传奇,也见证过他因为多才多艺而曾经拥有的幸福一刻。他精通南通方言,自傲地对我说过:“我这些字,都是从《康熙字典》上查出来的,不瞎弄的。”

他的书法别具一格,据说很少送人,可能是怕书法名声盖过文学吧。

他一次送我两幅书法作品:“平常心”“观自在”。这是他的自我写照,也是他对我的谆谆教诲。

再次凝视、领悟:平常看待世间万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常看待生命历程,不以来喜不以去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