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继高
12月5日傍晚5时许,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来到盘门,友人提议说,离吃晚饭还有一段时间,我们何不去盘门上转转。
门与墙是连接在一起的,门是架设在墙上的。读墙,如同啃一本古老的线装大书,博大精深;而读门呢,就不是这样了。读门,如读一首韵味十足的古诗,诗意盎然。苏州的盘门,又是古诗词中的上乘之作,就更有看头了。
盘门,又称水陆盘门,位于古城西南的古运河之畔,伴随着古苏州城而建,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有着“北看长城之雄,南看盘门之秀”之美誉。盘门也是古城苏州的象征之一,在苏州有着极高的历史地位,为古时吴都八门之一。盘门由水陆城门、瓮城、城楼及两侧城墙构成,站在城墙脚下,只见气势雄伟的城楼上镌刻着四个大字:“水陆萦迴”,这四个字不难认,我们六个人,一眼就能读出。
可转到背面,抬眼望去,又有四个字,我们六个人几乎同时傻了眼,读什么的都有,有读“瓮中”什么的,有读“冬中”什么的,但又都觉得没有读对。我想起如皋的古文大家刘聪泉先生,遂随照片给他发了一条短信请教,刘先生很快发来四个字:“吴中锁钥”,与此同时,我们同行中的一个年轻人也给出了这四个字。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这盘门乃是吴中要门、军事重地,镇守着苏州的南大门,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保存完整的水陆并列双城门。苏州市的市徽选取了盘门水城门作为标记。现存的盘门城楼,是为纪念苏州建城2500周年,于1986年复建。
我们在高悬城墙的大红灯笼映照下,一步一步,拾级而上,古老的青石板,在灯光的映照下,发出幽幽的光,越发显得光亮润滑,众人相互提醒着向上缓登。但见苏州一片灯火辉煌,城下的运河灯光点点,错落有致,古老的运河水平波静,此刻的苏州一片安详。
盘门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久负盛名的“盘门三景”——水陆城门、瑞光塔、吴门桥,目前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刻,不远处的瑞光塔,浑身上下正被灯光点亮,静静伫立在苏州浓浓的古韵之中,无声地讲述着关于它自己的故事。瑞光塔始建于东吴公元247年,于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重修。宋徽宗曾为寺庙赐额“瑞光禅寺”,塔,从此因寺而得名。瑞光塔七级八面,楼阁式结构,由外壁、回廊和塔心组成。塔内曾发现一批五代和北宋初期的珍贵文物,其中的“真珠舍利宝幢”最为精美。幢高122.6厘米,由珠宝编成,集玉石雕刻、金银工艺、木雕、描金、漆雕等艺术于一身,被列为国宝级文物。现藏于苏州博物馆,成为苏博的“镇馆之宝”。
瑞光塔,作为现存的仍可以登临的北宋古塔,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仍然雄姿英发,连接着苏州的古与今,也为探访苏州的万千游客和文人学者保留寻宋探苏的抓手。砖木混合的古朴,飞檐斗拱的精巧,雄浑中的隽秀都让人惊叹!
吴门桥,顾名思义,即吴中门户的意思,为陆路出入盘门的必经之路。初建于北宋,古时称为“新桥”,几经翻修,清代重新改建,现为江苏省现存最大的一座单孔古石拱桥。吴门桥横跨古运河,形如满月,造型轻盈优美,极具江南水乡特色。“吴门桥”三个字掩映在蔓草横生之中,尽显古朴沧桑。春秋旧国走远,山河芳华仍在,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宋·苏舜钦的一首《过苏州》,写尽了吴门桥周边的苏州意韵。城河悠悠,碧水荡荡,远望盘门,城楼巍峨,古塔生辉,吴门郡郭,新楼处处,小园点点,眼底吴中,心上江南。
我们在城楼上漫步,看天空云卷云舒,看城下灯火闪烁。走着,走着,突然有几尊铁铸的古炮突兀在眼前,把我们从这夜晚的宁静祥和一下子拉回到春秋争霸的吴越之战。当然,当时吴国与越国交战,是不是用到这种极笨的单管炮,我没去查阅历史资料,在那个“把吴钩看了”的冷兵器占绝对优势的时代,大概率应该用不到这种到了宋代之后才出现的炮。但不管怎样,有炮,就有战事,盘门之下,运河之上,肯定曾经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上演过惨烈的战事,谁与谁战,已经不得而知了。
我们于华灯初上登上盘门,又在城下投射的一片红色灯辉中走下盘门。今天是个平常的日子,所以,门内门外的灯光谈不上十分绚丽,水中的灯光秀也没有开启。然后,你千万不要以为盘门的灯光也就是这样平淡无奇啊,它可是苏州灯光亮化最为璀璨的地方之一。
我曾见过夜游盘门的演绎之声和场景之雅,那是怎样的苏州风韵。一步一姑苏,处处江南诗,以园林山水、亭台楼阁、古塔城墙为“基底”,沉浸演绎与国风场景相结合,循空间递进,古与今交融,盘门花朝,沉浸夜游。
我曾见过帷幔飞扬、市集熙攘,灯火阑珊里趣味丰盛,那是怎样的苏州风雅。让人一秒重回古人逛庙会的热闹繁华。“一灯一祝愿,一生福自来”,满河的水灯,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妙浪漫的表达。
我也曾见过当夜色渐沉,灯火更璀璨的浓烈与诗意。那是怎样的苏州风情。一场春夜游园、一次文化漫游、一番精神洗礼,从步入园内的第一刻,便开始这场属于你的如梦如诗的灯火盛宴。
特别是中秋佳节期间的“盘门玩月”,灯光桨影,流光溢彩,吸引了无数游客夜游盘门,再现范成大笔下的人语喧闹的胜境:“人语嘲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两行碧柳笼官渡,一簇红楼压女墙。”好一幅新时代的“姑苏繁华图”。
姑苏的夜,从盘门开始。把姑苏2500多年精致温婉、风雅繁华的姿容风貌,浓缩成一场沉浸夜游,山水入屏,门桥生花,是姑苏繁华,更是东方之雅;在灯影绰绰、帷幔飘飘间漫游盘门灯火,感受烟火人间,尽显苏式生活情调,评弹流淌、昆曲悠扬,是姑苏风情最细腻的表达,在盘门的夜色中,全方位体验江南夜生活,在光影摇曳中对话古今,在夜色璀璨中穿越千年,那是何等的快意人生啊!
苏州古城到底有过多少座城门?资料显示苏州古阖闾大城先后有过15座城门:东有娄门、相门(匠门)、葑门,南有蛇门、南门、盘门,西有胥门、新胥门、新阊门、金门、阊门,北有平门、齐门,另有巫门、赤门,淹没在历史的尘烟之中,遗址不明。现在遗存的就是通常所说的八座门:阊、娄、平、蛇、齐、胥、巫、匠(相)。
我今天呈现给各位朋友的盘门是现存古城门中较有特色的一座。今冬明春,我准备把每一座城门都走一走,看一看,为每一座门写一篇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