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他们为老人量身定制幸福晚年

日期:12-27
字号:
版面:第A03版:南通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渐受追捧。而为了确保改造效果,诞生了适老化改造评估师这一新兴职业。近日,本报记者跟随参与崇川区居家适老化改造的适老化改造评估师的脚步,了解他们是如何“把脉”居家环境,为老年人定制安逸幸福晚年的。

南通市润劼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今年承担着崇川区300多户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工作。该公司共有两名适老化改造评估师,一名是公司负责人施震,另一名是特邀专家、来自苏锡通科技产业园人民医院的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黄盘冰。

23日晚上6时许,他们俩带着《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量化表》来到书院坊小区、90岁高龄的吴奴姑娘家,为吴奴姑娘家适老化改造“把脉”。

“能不能走路?”“能不能自己吃饭?”“可以自己穿衣服吗?”……吴奴姑娘正躺在床上休息,黄盘冰首先环顾了老人居住的环境,随后来到了老人的房间,通过询问的方式,对老人的身体状况做了详细了解。

“适老化改造中,老人能力评估是第一位的,有助于了解老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其次就是居家环境评估,目的是了解目前的环境是否适合老人生活,后续针对改善老人生活需要怎么改造。”施震说,一般而言,每户的评估至少要有两名评估员,采用询问法和观察法,一个评估老人能力,一个评估居家环境。其中,老人能力评估,主要评估洗浴能力、如厕能力、走动能力、进食能力等;居家环境评估,主要评估老人家庭的入户、过道、浴室、卧室、厨房、室内设计当中的声光电体系等13类环境是否满足老人现有生活能力。根据评估实际,评估师会对应地在《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量化表》中打分,给出改造建议,不过,最后的改造方案是要结合老人自己或者家属的意见来综合决定。

经现场评估,90岁高龄的吴奴姑娘行动不便,在与老人儿子袁志祥沟通商量后,决定配备床边起身扶手、四脚拐杖、坐便椅、紧急呼叫按钮、视频监控等辅具。“谢谢你们,让我的老母亲能够安享晚年。”袁志祥紧握着两名评估师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用爱心细心耐心实现有效沟通

适老化改造评估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改造。但实际上,从评估到完成改造有着诸多纷繁复杂的细节。对于评估师而言,最大的困难就是与老人或者老人家属的沟通。

“譬如: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内容的改造?增添的辅具如何使用?这些都需要评估师与老人或者老人家属做好详细沟通解释。”施震说,吴奴姑娘家的适老化改造评估效率是非常高的,家属对我们也很信任,差不多一次就敲定了改造内容。但实际在整体评估中,两三次的沟通是常事,有时候甚至会联系沟通五六次。

施震回忆,有一个姓刘的老人家,老伴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行动不便,为此平日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然而,他们家里通风采光不佳,不利于老人呼吸新鲜空气。他建议配一辆电动轮椅车,方便推着患病的老人出去晒晒太阳。“一开始老人家里是赞同的,但这期间又改了三四次,最后又说要换成电动护理床。”施震说,这样的情况太多了。

在改造内容的沟通中,有些项目比较前沿,老人不理解,也常常令评估师“头疼”。“这时候,我们就要翻译成他们能理解的‘大白话’。”施震说,譬如一些智能设备,从功能到使用方法都要和老人做详细介绍,“因为老人不理解、不明白,就会影响方案敲定”。

虽然适老化改造评估师这份职业面临着诸多不易,甚至有时候还会被老人家属或者老人当成“推销员”,但从事评估师一年多来,施震却乐此不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说,这份工作,说容易其实也容易,关键一点,就是要把评估对象当成自家的长辈,“用一颗爱自家人的耐心细心,去真正了解老人所需,就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作为一名适老化改造评估师,施震在给数百户老年人家庭做了评估后,深感这份职业责任之重大。

“走家串户中,我们发现,老年人居住的住宅中有超过一半的住宅内没有设置卫生间扶手、厨房里吊柜太高,且没有紧急呼叫设备、煤气泄漏报警装置。”施震说,这说明现在大部分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安全性有待提高、养老生活有待改善。“通过适老化改造评估,现场‘诊断’,制定‘方案’,帮他们及时改变这种缺乏安全感的晚年生活迫在眉睫。”

在上门评估中,有两户案例的评估令施震印象深刻,很有职业成就感。

施震回忆,一户是一个80多岁的老年人家庭,两个老人身体还算硬朗,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高,行动稍缓。在评估中,老人提出,自己上厕所时,起身有点吃力。针对这一状况,施震提出了为老人家马桶配备U形上翻扶手以及马桶增高器,可以帮助老人起身。还有一户,家中的两个老人在智能设施配备方面的意识比较强,想在卧室、客厅、卫生间等空间都装上紧急呼叫按钮,提出要安装6~8个。针对老人的这方面担忧,施震提出了新的建议方案:配备定位胸牌,既有紧急呼叫按钮一键呼叫紧急联系人的功能,还可及时发送所在位置,室内室外皆可使用。“这两个建议方案深受老人家庭的认同。”施震说,虽然每天奔波忙碌,但看到老人家满意的笑容,“就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任何职业的诞生都有其时代背景和时代意义,适老化改造评估师虽然是一个新兴职业,但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发挥的社会作用是巨大的。施震告诉记者,“在评估中,也会遇到一些老人提出后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也在不断地学习中,希望通过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为更多老年人家庭带去幸福安逸的晚年生活。

本报记者陈静 苗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