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曦
秋冬时节,落叶纷纷,是否清扫,市民们各说各的理。有人主张落叶缓扫或不扫,增添生活闲趣;也有人认为落叶堆积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清扫。
(12月23日本报3版)
近年来,“落叶缓扫”成为城市热词。提到落叶,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去年冬天火爆通城的博物苑南门的“网红落叶猫”。不急于清扫落叶,满足了很多人心中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也留住了城市之美。从“落叶不扫”到“落叶艺术”,一片片落叶从“易腐垃圾”完成向“艺术宝藏”的转身,不仅体现了南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浪漫风雅,更彰显了城市管理尊重市民审美情趣、满足市民情绪价值的包容细节。
当然,缓扫不是“不扫”。缓扫看似省力,实则需要城市管理者更加费心、尽力,不是任由落叶胡乱丛生堆积,而是要考虑不同的路段、时间、树种等因素,决定哪里扫、什么时候扫、怎么扫,下足“绣花功夫”,摸索出如“白天不扫、晚上普扫、霜冻天气及时扫”之类的处置方法,既保留了城市诗意,又保障了城市安全。
其实,秋冬季的落叶有很多出路。比如,树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作为饲料喂养牲畜;又或者,将落叶进行无害化处理,生成道路绿化、改良土壤的高效栽培土;再如,用落叶堆造景观,让居民可以“推窗见绿、推门见景”……这些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好方法。在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基础上,更多考量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真正把城市治理工作做到市民群众心坎里。
一花一叶,既关乎四季的更迭和民众的情感,也关乎相关地方或部门管理的“情商”。一片落叶如何安放,这是城市管理当中的一件小事,但一座城市的形象,却正是由片片落叶般的“细节”堆积而成的。于一片落叶中窥见的风雅,也是恰如春花秋叶绚烂多彩的幸福。